这个国庆,江西景德镇最火的就是最近出圈的“鸡排哥”了,很多网友拍到,国庆首日,这位“鸡排哥”的摊位被围的水泄不通,场面可以用盛况空前来形容!全国各地很多游客都是慕名而来,甚至还有老外特地为了吃这块鸡排赶到这里,可见“鸡排哥”的魅力有多大。
目前,鸡排哥在抖音的粉丝量快70W了,怎么也能算是个大V了。而他从一个普通的鸡排哥到鸡排一哥,也就用了短短几天时间。
最让人感叹的是,这波泼天的流量,他不仅接住了,现在江西的文旅局也开始重视他,给了他“景德镇文旅推介官”的称号。
那就有人纳闷儿了,一个卖鸡排的小哥,怎么就能火出圈儿了?现在大家都说生意难做,餐饮更难做?凭什么是鸡排哥火了?
01
我懂你
这位“鸡排哥”的走红肯定不是没来由的,最初是缘于一个路人随手拍了一段他的视频。
在视频里,“鸡排哥”尽管身材瘦小,但丝毫不影响他做鸡排生意的熟练程度。
视频中可以看到,已经有很多人围了一圈等待他的鸡排出锅,和其他鸡排店不同的是,这位“鸡排哥”一边炸鸡排,一边安慰正在焦急等待的顾客:
我心里有数的,我心里有数的。
做完你的做你的,做完你的做你的。
尽管人多,但他却忙而不乱,连他自己都戏称:“我的控场能力是极强的,这种局面下我没有失控。”
很多顾客说情愿排两三个小时都要买到“鸡排哥”的这块鸡排,缘于他卖的是鸡排吗?其实网友们自己都说了,炸鸡排的难度并不高,技术含量也都差不多,他们之所以喜欢来这里买鸡排,除了喜欢吃鸡排之外,更喜欢鸡排哥这个人。
那为什么大家都会喜欢这位“鸡排哥”呢?
因为这位“鸡排哥”真的很懂人性,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他给把大家的情绪价值拉满。
对于一些慕名而来买鸡排的上班族,他会告诉顾客:“你可以亏待自己,但不能亏待自己的胃。”
一位宝妈带着俩孩子买了俩份鸡排给孩子,自己却没吃,他马上感慨地说:“母爱是伟大的,为什么偏偏给自己忘了,这是不对的!”
对于等待好久的顾客,他在递上刚出锅的鸡排的同时会告诉对方:“我已经没有任何理由让你等了。”
想象一下已经排了一个小时快不耐烦的你,听到这句话,又吃了一口热腾腾的鸡排,心里是什么感觉,暖不暖,爽不爽,开不开心。
那就有人会说,不就是说几句好听的嘛,我也会说啊!
其实这里面的底层逻辑,根本不是就说这几句好听的话,而是他很懂人性,就是什么时候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对什么人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他思路是非常清晰的。
而且这种不是靠说几句话,别人就会买你这人账,也许是这么多年在当地摆摊儿,见过形形色色的人之后,自然而然就懂了,亦或是基因决定的,鸡排哥生来就是懂的,不用教。
我看到网上有很多人在讨论“鸡排哥”的模式能不能复制,话不能说的太绝对,但真的很难很难。
比方说,之前我在旅游的时候,看到景区有个卖土耳其冰激凌的摊儿,生意也蛮好的,那个老板把冰激凌球放到蛋筒之后,不是立刻给顾客,而是再拿个空的蛋筒在他面前像变魔术一样摆弄。
左手换到右手,打开一看是个空蛋筒;头顶又变到下巴这里,顾客刚探头想咬一口,冰激凌又变没了,一番折腾后,才把冰激凌送到客户手中,蛮有意思的,尤其是孩子们很喜欢。
你说他这种模式吧也很好,他也架了台手机在抖音上直播,不过也没见多火。
再打举个例子,我之前有个同事辞职了全职做抖音,她就专门研究哪个账号哪种模式火,然后复制一模一样的模型去跑,然后带货。
节前她回来看我,我就问她现在干的怎么样了,她说现在真的不好做。不仅仅是账号内容管的越来越严,而且现在自然流量也不如以前了。
比如她有个模型跑出来了,然后开始带货了,前4天赚了4W多,那就是一天赚五位数嘛,已经很不错了。但第5天突然不明原因被封号了,收入一下子就没了。不稳定。
她说平台上有成千上万个博主想要泼天的流量,但很多模式看着他们火了,但自己做起来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就算是同样一句话,从你嘴里说出来,和他嘴里说出来,给人的这个感觉味道又变了。
所以,我们都只表面看到了“鸡排哥”火了,但其实底层逻辑里他的模式还真的很难复制,另外,还要加上运气、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因素。
02
思路极致清晰
刚说了“鸡排哥”绝对是很懂人性的,而且他的思路非常清晰。看过他参加江西文旅的座谈会上发言的小伙伴们都看出来了,“鸡排哥”说的每一句话都说到点子上了,而且说到领导们的心坎儿里了。
让一个卖鸡排的去文旅局开会干嘛?
“我的主旋律就是一点:就是要赞美瓷都,让更多的人了解景德镇。让更多的人来到景德镇。”这不是领导一直想说的话嘛!这是主要目的。
“客源多,一个是要严格把控食品的安全,把控卫生问题;另一个是现场的秩序,是必须要维护好的。”连这两个核心问题都替领导想到了。难怪评论区很多网友点赞“鸡排哥”,白天在卖鸡排,晚上回家学习申论,每一句话都在理上,没有半句废话。
而且他还强调,一定要让宣传呈现积极正向的,千万不要有负面消息出来。
大家都知道前阵子老罗和西贝的事件,引发了上海市学校餐饮问题大地震,现在大家对于食品安全都特别谨慎,大品牌都容易出事儿,更何况一个小摊儿,所以他这么一说把领导的顾虑打消了,这思维简直了!
鸡排哥不仅思路清晰,而且他很懂把握住机会,一来现在他出圈儿了,那就要抓住这个机会,不要辜负来之不易的幸运。
他自己都说:“留住一位顾客是很难的,但你想失去一位顾客,分分钟的事。”
二来,既然影响力已经上升到了省级的文旅,那么座谈会上就不能随便乱讲,在场的都是大领导,一个不能长篇大论,现在大家都很忙没人有时间听那些冗长的言论;二来要讲核心内容,不能三句话每一句重点。
这些鸡排哥都做到了,光这点,他配享这波泼天的流量。
03
做好本职工作
国庆这两天,鸡排哥一直在直播,刚看了他的直播间,依然人气爆棚,一个小小的炸鸡货车围满了人。
而鸡排哥呢,依然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在炸他的鸡排。他的二舅说,国庆第一天忙的没顾上吃饭,渴了就喝口水,一天没吃主食,忙到晚上9点最后一块鸡排卖完才收工回家的。
鸡排哥在镜头前说自己要把每一份产品做好,没有捷径,就是认认真真去做。你以为大家真的是为了花这6块钱去吃一块鸡排吗?鸡排哪里没有,非得跑去景德镇吃。
大家其实是为了鸡排哥去的,为什么要去看鸡排哥,是因为他其实身上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炸一块鸡排都能做的这么有干劲儿,还能讲金句,还能安慰顾客,说明他是真的热爱自己当下在做的事情,要不然绝对不可能是这种状态的。
尽管鸡排哥讲起来很有点自嘲:“一定要把鸡排炸到位,不到位我是无法原谅我自己的。”那网上就有人说了,这听起来挺简单的,不就是把鸡排炸透嘛,这不大家都会嘛。
其实这里面真正难的不是把鸡排炸透,而是在这么多人排队的情况下,你还有耐心把每一块鸡排炸透。
就像之前新闻里爆出过很多次几家品牌炸鸡店做出的鸡腿汉堡,里面的鸡肉都有生的,完全没炸好就端上桌了。
不是说这些食材有问题,而是店里人一多,店员就Hold不住,原先熟记于心的标准化流程就记不太清了,开始手忙脚乱了。
而且我们也会发现很多店门口排队人一多,总有人会发牢骚,总有人会离开,这也催生出了像海底捞这样的米其林服务,为的就是留住顾客。
但不可能每家店都像海底捞,每家店都提供这么多等位期间的服务,所以很多店刚开始等位的人也是排长龙,渐渐的后来人气就越来越少。
所以,真正的考验不仅仅是能不能把产品做好,还要在忙乱的环境下一样把产品做好,而且还要找顾到每位顾客的情绪。鸡排哥强就强在这里。
就这么瘦弱的身板,却拥有非常强大的非常积极正能量的工作热情,而且几年如一日,每天的工作时间也都很长。我想换做是其他人估计早就累趴下了。
而且他还边站着干活儿边直播边说话。做过直播的人都知道,其实是非常考验脑力体力和表达能力的,非常累的。就我一个同事她来这家公司,老板几次想让她出镜做直播,都被她婉拒了。
原因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她说以前做过直播,就每周直播一场,每次直播一个小时,第二天就说不出话了,还不太能干活儿,反正身体累的不行。
所以,鸡排哥能火,也是他的强大气场和感染力,这么多人远道而来也是被他这种正能量所吸引的。他确实接得住这泼天的流量。
04
鸡排哥能火多久
很多博主都在预测“鸡排哥”能火多久,很多人觉得他火不了多久,毕竟炸鸡排不能每天吃,而且互联网直播行业喜新厌旧又这么快,说不定哪天就不火了。
其实我倒觉得,现在讨论鸡排哥能火多久没啥意义,因为一个做炸鸡排的小哥能走到现在的高度,其实已经证明了他的努力他的能力都比别人要强很多,至少比同行要强很多。
而且鸡排哥的脑子还是非常清楚的,即便现在已经很火了,粉丝量还在不断攀升,他依然坚持只做炸鸡排。
对于那些因流量带来的眼前利益,比如那些想来蹭流量的品牌方、合作方,他都一概拒绝了,在旁人看来他拒绝的是利益,其实他真正拒绝的是诱惑。
这些利益背后大多存在着风险,这些鸡排哥其实很清楚,他不是要一夜暴富、收割流量、而是想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地做好事,做好人。
这份踏实和安全其实比任何利益都强。而且能让他走得更远。
因为已经有太多的前车之鉴,一夜爆红后,忘了初心,开始直播带货,开始擦边,开始博眼球,也开始翻车。
都说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赚钱越来越难。但我经常说,再难做的行业,也总有人能赚钱,再好的时代,也总有人亏钱。
像鸡排哥这样,找到真正热爱的方向,把一件小事情做好,做到极致的好,哪怕是6块钱的炸鸡排,也能卖出米其林的价值,这样的匠心顾客自然愿意买单。
就像鸡排哥自己所说,没有莫名的生意好,都是过去点滴的积累和坚持,道理虽简单,但其中的过程却是极少数人能做到的。
最后,也祝愿鸡排哥生意兴隆,越走越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