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根支柱:价值感
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
阿德勒:一个人一辈子努力寻找的2种感觉,归属感,价值感。
归属感:通过无条件的爱给到孩子。
价值感:推荐书籍《活出生命的意义》,《高效能人的7个习惯》
(一)选择空间,我们永远都有选择的空间
一个积极主动的人,他的行为模式是从刺激再到行为再到反应(不被别人左右也不被别人决定,包括想法,行为)。
建立自尊四步法
㈠这个世界没有一定应该的事
㈡人的价值是平均分配的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天不造人上人,天亦不造人下人。
㈢学会认知价值
要有发现价值的能力,要会寻找意义与价值。
㈣用同情的目光审视自己,看到自己的不容易,发现自己身上的意义
自己的价值不依赖于别人的评价,也不依赖于与人的比较,不依赖于排名,自身的价值是稳定的,想做什么时,可以放手去做。
推荐书籍《自尊》
好的价值观的特点
1,灵活性
2,有弹性(内化,而不是外在需求)
3,符合实际
(二)用情感引导塑造行为
使用情感引导的方法:教孩子学会使用情感词汇,比如:爱,难过,开心,快乐,坚持,宽容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1,教育的最佳时机,在孩子做对事的时候
做错事:孩子不会集中精力,因为担惊受怕,只会想怎么蒙混过关肾上腺素分泌猛增;如果此时教育,会使激素水平更高。
表扬他,并且告诉他“为什么”
良性的反馈带来好的结果
表扬动机,过程,不是结果。
使用情感引导过程中的3个难点
第1:根本看不到孩子的优点
要让自己放松,把焦虑放在一边,看到孩子的闪光,亮点。一个人是朝着光亮的方向走的,成长是靠亮点带动的。
比如:每天发现孩子的三个闪光点,并且跟他说,表扬他。
第2:家长不会说“为什么”
把情词汇用在“为什么”上,孩子更容易获得成长型心态
第3:表扬完了之后千万不要说“但是”
要把表扬的内容和纠正、批评彻底分开。
当发现做对的事时,要告诉他“为什么”,是在塑造过程和动机,因为孩子会慢慢长成家长嘴里的样子。
(三)提高孩子的社会能力
孩子的社会能力是要靠培养的:与人打交道,合作,妥协,谈判的能力
1,“直升机型父母”的密集型教育
会使孩子长不大,遇事只会找父母。
推荐书籍《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2,GROW工具:激发孩子的价值感
推荐书籍《高绩效教练》(针对员工,下属)
同培养孩子社会能力,问远远大于告知。
当一个人没有内在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时,就算是正确的方法,也会遇到困难。
2个目的
①帮助孩子了解我的现状
比如:你在干什么?什么样的感觉?想要什么样的感觉?让他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②建立自我责任
通过提问,反思,找到初心。
GROW:
先问清楚目标:你们想怎么样?
再问现状:有什么选择?
问做法:打算怎么做?
面对孩子时:
先问情况,再确认情感,邀请他们来想办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