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Kimi - 007er - 207 - 20240328

迎接挑战

这是一个随时随地充满挑战的世界,大到世界经济进入下行周期,小到今天和同事/合作伙伴因为沟通不畅而无法有效推进项目。并且,作为一个脑力工作者,大多数白领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条理化地呈现、表达、沟通方案,以达成工作推进。

当前的任务包括不限于:

1、公司新产品的PPT资料准备
2、公司IT系统新流程的培训资料准备
3、公司对外合作协议的准备

找到工具

目前国内大模型的话题主角非Kimi莫属,感觉国内AI热门新闻中,至少每十条都有2~3条是与Kimi有关的。Kimi与国外主流大模型的最大区别是:

1、国内轻松使用,并且完全免费(现阶段)
2、支持联网搜索最新信息进行内容处理和呈现;
3、可以阅读处理各种文件(单个文件最大200万字)进行内容处理和呈现。

另外,Kimi提供自定义场景“常用语”,解决诸如PPT精炼、会议纪要整理、爆款文案、短剧剧本等场景的功能。

Kimi目前内置常用语

问题及解决

在实际的使用中,要想通过AI工具,高效解决工作任务,可能需要处理以下一些问题:

1、涉及商业机密的内容,是否要上传给Kimi这样的AI助手进行分析?
2、Kimi自定义常用语,能否构建出处理诸如法律文书撰写、PPT结构文字生成及美化等具体专业的内容?前者涉及法律文书的规范性和可用性,后者涉及多模态(目前Kimi并不是多模态大模型)
3、目前在使用Kimi 的过程中,我还发现Ta很容易角色混乱,即在上下文中有几个不同的角色——PPT内容架构师+短剧剧本写手——其呈现的输出内容很容易兼具两个角色,导致内容不伦不类,无法直接使用。

针对第1,需要将大部分内容脱敏后上传Kimi,涉及较大工作量;

针对第2,还在尝试通过对话交流逐步完善对法律文字撰写的深度;

针对第3,需要重新为Kimi提供新的身份后,再进行内容生成。

————

以上,都还在不断摸索尝试,为的就是“早完活,早下班”,用AI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