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沈奕斐的社会学爱情思维课 —— 解决2020年代的爱情新问题
课程的初心:从社会学的视角去解决爱情的难题。不仅希望教给你“爱情的方法”,还希望教给你“如何在爱情里成长成更好的自己”、“对自己更满意的方法”。
先导课:
新旧爱情脚本:为什么今天爱情变难了?
一、什么是爱情脚本
爱情脚本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文化所确定的一整套有关爱情的机制。它决定了,其实我们在什么时间段遇上一个人是合适的;什么样的人是我们最合适的伴侣;什么样的感情被看成是好的;什么样的一种感情生活是得到所有人赞赏的。
当我们讨论爱情的时候,我们经常最困惑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父母经常会催婚,他们会不断地希望我们早点结婚,我们会跟父母有很多的冲突。
比如时间,我们父母希望我们读大学之前绝对不能谈恋爱;读大学的时候,谈恋爱不能影响你的学习;但是一毕业,希望你马上能找个人结婚,马上就能够进入到正常的恋爱环境里面。他们完全不考虑这中间其实你是需要学习的。
从地点来讲,我们的父母都希望是跟文化更相近的,比如上海人喜欢包邮区、江浙沪三个地方,我们觉得文化更相近,但是他们并没有考虑说,其实差异越大、有的时候吸引力就越大。
在评价方面,我们父母评价我们嫁得好不好,是跟隔壁老李家去比较的。如果老李家的女儿嫁得比你更好,我们父母就很受伤;如果我们嫁得比隔壁老李家还要好,父母就会觉得很棒!
这一系列的概念都跟父母所处的时代,他们拿到的爱情脚本有关。
但是,今天的女性,我们改变了,我们的脚本其实变化了。
二、爱情变难的原因1:新旧脚本冲突
我们从家庭领域走出来了,我们变成了独立的女性,我们能自己生活得很好,我们的目标已经不再是找一个人让我生活得更好;而是说,我如果结婚能让我过得更好,所以我才会去结婚。它不再是种宿命,它是种选择。
时间角度讲,我们会觉得爱情该发生的时候就发生,而并不一定是说非要在某个时间段。
而地点,信息化时代,地球就是个村,你说地域能够影响多少呢?
在人物方面,你会发现我们在乎对方的长相,至少他长在我的审美点上,要是长得实在我不喜欢,那我肯定不能接受;而这一点对你父母来讲完全不是个问题。
在角色上面,我们更强调平等,而不再是所谓的男主外女主内,我们强调要各自成长。
在评价体系上我们也变了,你会发现我们生活在城市里面,陌生人的社会,我觉得好才是好的。
比较一下两个脚本,我们会发现:爱情的旧脚本所有的出发点,它其实是从家庭的利益至上来出发的,所有的考虑是从家庭怎么能走得好,整个的我们各自的生活变成一个整体怎么走得好;但是爱情的新脚本,它所有出发点变成“我怎么好”,是从我个人的利益角度出发的,即使我结婚也是希望婚姻能对我有好处,而不是我怎么让婚姻变得更有好处。
这是新旧两个脚本巨大的差异:旧脚本家庭利益至上,新脚本更多考虑个人利益。
三、压缩的现代化 VS 文化的滞后性
我们今天的困难就在于说,其实我们对这两个脚本的这种差异和冲突,并没有足够的认识;甚至很多时候,我们是两个脚本混杂在一起的。
因为我们今天的中国的现代化,被称之为“压缩的现代化”。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用了40多年或者70多年,发展了人家几百年的经济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得很快,可是我们的文化是有滞后性的,文化不见得能够马上跟得上。
有不同脚本的人,共存在一个社会里面。你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平衡新旧脚本之间的冲突,我们还有一个必须要面对的冲突,是男女两性爱情脚本的差异。
四、爱情变难的原因2:男女脚本的冲突——“追求自我”的概念在女性文化中非常普及,但男性却对此不是很敏感
在传统的角色里面,男性是一个挣钱养家者,他是给整个家庭提供保护,然后他不太需要做很多照顾人的工作,回到家里他是一个权威;但对女性来讲,你是个被保护者,你是一个没有挣钱能力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男性的脚本没有改变。今天的男性,对你的要求依然是要挣钱养家;对女性来讲,她的角色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她不仅仅只待在家里,她还走出家门了。既然女性也经济独立了,她自己也有保护自己的能力了,为什么还需要男性来保护她?她为什么还要遵循男性的权威?她为什么还要服从?甚至那种牺牲的美德,女性为什么还要去坚持它?
现代女性,她的角色开始追求“自我”这个概念、“遇见更好的自己”等等这样的词汇,在女性的文化里是非常普及的;但是男性因为角色没有改变,所以男性是不可能意识到他需要去跟这个潮流。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间,张李玺教授(中华女子学院前院长,从事妇女学教学和性别研究工作)就提出来了:在女性角色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男性的角色仍然维持了原有的状态,而社会对女性仍然持有非常传统的角色期待;男女两性之间角色期待的错位,就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
五、男女都在脚本里挑选了对自己有利的部分,最后就会变成性别的双标
当我们面对这种角色错位的时候,你会发现,每一个人其实都有功利的意向,因为你考虑自己的利益,所以不要简单地认为爱情旧脚本就是不好的,新脚本就是好的。其实不是的,对双方来讲,爱情的旧脚本和新脚本里面都有吸引人的地方。
比如说对于男性来讲,他在爱情的旧脚本里就发现——如果女性温婉贤惠、顾家那多好,他能够继续扮演传统的照顾者角色,他需要这样的一个妻子;但新脚本里面,也会有好处,女性独立自主、有工作有文化,他带着出去还挺有面子。所以你会发现,男性会把旧脚本里好的东西拿过来,把新脚本里好的东西也拿过来。
对女性来讲,也有这样的取向。一个男性能挣钱养家、能够提供很好的经济实力,当然也很好,所以爱情旧脚本的东西女性也要,但是女性也要自己的独立自主,要有话语权、自主性。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很希望把两个脚本里好的东西都拿进来,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间,爱情最后就产生了一系列的冲突与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