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了40年,人们生活越来越富足,我们早已不再是受苦受难的中华民族。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思潮越发汹涌,大有百家争鸣之势。
对“穷”“富”的讨论,更是花样百出,层出不穷。
一会是吃瓜网民们对“富”的讥讽仇视,一会又是网络骚客们对“穷”的厌恶痛恨。
前段时间,不少“寒门难出贵子”“穷是一种病”一类的观点文,刺激了人们大条的神经,说得很精彩,也不乏深思之痛,可谓针砭时弊,还给出了现代人如何活好当下,培育后代的警示。
这本是好事,没有思潮的碰撞,哪来社会的求索嘛。但这种传达着善意的言论自由,却慢慢演变成了一场网络骚客们对“贫穷”恶意的集体痛揍,让人受不了。
-01-
最近,一篇“感谢贫穷”的高考作文火了,网络骚客们像一群闻见肉的苍蝇蜂拥而来,这是流量时代的趋利性,没有办法。
但咪蒙的一篇“如果可以有钱,谁TM要感谢贫穷?”确让人愤懑,这完全是对文章原意的曲解嘛!不,不是曲解,是明知而为的“出新”。
以痛揍“贫穷”的套路,蹭着社会主义的流量,打着口号,讽刺别人的善意,标榜自己的伪善!
这种带着铜臭的胡搅蛮缠,实在有辱斯文!不过咪蒙的网文本来就没斯文过。
-02-
这种情绪饱满的愤慨,是对贫穷有多大仇啊?
但
“感谢贫穷”中,女孩并没有标榜贫穷,更多是想给和她一样家境清贫的同龄人多一点阳光,是一种激励的善,希望他们更积极地去生活,去学习。
我看得出,咪蒙老师也看得出,但这样说能让文章更吸睛。
这是老师断章取义的调侃,但有种狗仔捕风捉影的意味。
所以啊,不仅流氓有文化很可怕,文人变狗仔更可怕!
-03-
这样说吧,我相信现在的咪蒙老师绝对比10年前有钱,
但现在的你绝对没有10年前的你成长地更快、更好。
欢迎来打我脸!
咪蒙观点:富有=成长更好
-04-
是啊,我也怕穷,
想要逃离,我才更拼命的成长、强大,不然还有什么办法?
所以说一个人要想成长,核心是要有动力。
有动力的人,才可能更快更好的成长,
富有≠动力,想变富有却可能成为一种动力。
-05-
开始给自己的极端言论圆场,留点余地,不过大力甩锅给媒体。
你在这大肆宣传“贫穷”如猛兽,难道不是在放大?
我看更胜!
引用的这评论更搞笑,这不是断章取义了,这是断句取义啊,高啊!
这种情绪煽动,得学,不过不该用在这。
-06-
感谢贫穷,才是常怀感恩之心的最核心价值,能感谢一些苦难,你还有什么不能直面应对?这才是最积极向上的心态。
王心仪没有感谢自己,是感恩一切,更感谢贫穷的阻力,能让她更顽强的成长。
这么积极美好的心境,非要被生生剥离出来,丢在一边,扣着字眼加工成流量网文,这难道不是对笔者美好、善意的亵渎?
就样的文章,即便你拼凑地再有理,又意义何在?
贫穷与成功没有必然关系,但贫穷却锻造了她的品质。
贫穷并不能长出美德。
相反,贫穷会带给我们一些我们并不想拥有的思维和性格。
这类似最近盛行的痛揍“贫穷”套路的核心论调。
“贫富思维论”的崛起,本身就是一种让人防不胜防的思维陷阱。
把贫富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本是个别作家为了使自己的一些观点让人更好理解而用的临时概念。
为什么我称为临时概念,因为它仅适用特定语境及语意里。
说思维有贫富之分,就像说灵魂有好坏一样,好笑。
现在“贫富思维论”成了无数网络骚客们在物质与精神之间任意胡乱切换的工具,偷换概念、借题发挥的秘密武器,无坚不摧,使得断章取义更加得心应手。
-07-
这是一个找抽的提问,也可以说就是我说的偷换概念的问题。
如果问是你们所说的“精神上的贫穷”,
问题即答案。
如果问的是“物质上的贫穷”,
这样贫穷妖魔化的结论,我真不知道曾经苦难的中国人民是怎么站起来的。
而得出的这所谓一万多个“句句扎心”的回答,意味着什么?
那就真应了那句话,
“畅销书读不得”!
这些畅销的言论观点,才是对人最大的禁锢,
信了这些鬼话,那就是给自己套上你们所说的“穷人”枷锁。
-08-
文章最后的几个被咪蒙老师抓来印证的故事就更扯了。
“被吓破胆的穷女孩”凶手是无知的舅妈,别去怪小女孩的贫穷。想不通,就别再讨论关于“性侵”之类的话题了,简直打脸!
“年薪100万吃不起600元的蟹”原罪明明是“青岛大虾”式的营销,她为什么要为自己难过?我再有钱遇到这事,也会不爽。至于难过,你的人物你说了算。
避重就轻的观点言论,更像是一个“无良说客”做的事。
另外,穷最大的恶,不是你说的毁掉了我们的安全感,而是成了你“富人思维”下投影的“穷”,张牙舞爪,摧毁一切。
古人教我们“居安思危”,咪蒙教我们“富可以让我们不怕输”。
至于后面零碎观点式的说辞太鸡汤,我就不一一点评了,至于有没有毒,我说了不算,大家去看吧。
咪蒙,有大才,标新立异的大才,煽动情绪的大才;不过,作为一个百万级的大号,不该还只是玩弄才情,你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写手而已了。
自媒体时代,个个以媒体自居,却不以媒体责任而自持。
你可以调侃,可以娱乐,但作为文人,请别去亵渎别人的善念。这年头,纯粹的善念太稀少了,善而有为者更少,“不扶老人”的可悲,不是没有善,而是被一些亵渎者转了空子,搞得大家不敢为善。
这是可怕的,不应该出现的对善的扼杀!
久行一善终得善;久不行善终为恶。
剥夺别人“行一善”的行为就是恶,讥讽调侃者就是纵恶。
碎碎念完了,我也想和咪蒙老师手拉着手、肩并着肩,站在世界中心呼唤钱!
……
天上真的能掉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