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不建议复读。(即答)
由于题主并未在问题中详细说明自身情况,答主尽量根据问题以及自身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
关于为什么要选择现实:
从客观环境来看,近几年经济形势严峻,失业率高,大家纷纷追求稳定工作,于是卷入考公的浪潮。再加上学历贬值,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家或为了提升学历,或为了逃避就业,走向[考研]的大道。
就现实情况而言,要么你是名校毕业,要么有一技之长(有专业壁垒),要么你的专业就业范围广/适合考公。
举个栗子,大部分文科专业是几乎没有专业壁垒的,选择[法学]财会汉语言相对于学管理新传文史哲等更容易考公。对于理科专业而言,选择医学/计算机等顺应时代潮流的专业总比选择[生化环材]等天坑专业更具就业优势。
也许有人会认为学了[天坑]专业后,可以通过提升学历,在大学担任教师逆天改命。不是说这条路不可行,只是大学教师的职位也是有限的,上岸的[概率]很低。且就算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工资大概率不高。你对这个专业的兴趣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金钱的限制而逐渐磨灭。
况且也许你并不是真的对某个专业感兴趣。当你感兴趣的专业变成你的职业,也许它就没那么有趣了。但如果把它当作一个爱好,也许你可以一直保持对它的滤镜。
关于为什么不建议复读:
首先你回顾从小到大的各场大考是否都发挥失常。如果是,不建议复读,因为你很可能再次发挥失常。有时候确实世事难料,高考前,我们身边的同学什么情况都有,有人考前阳了,有人考前摔断腿的,你永远不可能预料到你复读这一年会发生什么情况。复读完后,填志愿和录取的情况那才叫一个魔幻,你有可能又进入另一个天坑。
其次也许以你目前的人生阅历和学习经验,你暂时跳不出高中学习的怪圈。而高三只有一年,有些科目(例如语文/[英语],不是说不可能提分,只是你还有其他科目要提,因此往往会被忽略掉,而对于很多[重点高中]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在高一高二的时候在老师的指导下已经搞定这两科了,你高三一年的努力又怎么能跟人家两年的努力比呢?
上了大学你会见到更多形形色色的人,你能在他们身上学到更多东西。人生阅历丰富了,看待事物的方式自然就不一样了,完成蜕变的概率也更大一些。
关于报考失误/发挥失常的问题:
先确定你是否真的发挥失常。
假如因为报考失误导致滑档,可以复读。
假如是因为被迫上了某个不喜欢的专业,你可以考虑转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