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五笔“输入法的深度用户。曾有同事跟我打趣道,当我们这波IT人退役后,或许五笔便会绝迹。
确实,作为使用这种输入法十余年的老用户来说,能在职场上找到一位“笔友”已经不太容易了。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需求,也不会有谁会去专门花时间与精力学习这项本领。
本人是从大三开始正式学习“五笔“,作为我们那个年代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起步算是晚的了。虽然之前那张“王旁青头戋五一”的字根表已经熟背于心,但真正应用起来还是历尽了一些艰辛。
下定决心放弃已经熟练的拼音打字方式而改用五笔,更多的目的是出于“炫技”,感觉作为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人,应该掌握几种特殊的技能。
不过这些年走过来,却发现这个”下定“的决心给自己带来了一些潜移默化的益处。
最显著的益处,就是避免了“提笔忘字”的尴尬。
自从上了大学后,真正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主要集中在期末考试的“腾挪”上,这个过程中写的啥基本上是不过大脑的,所以对写字的生疏感也越来越严重,这一点当时深有感受。
用拼音打字时,在大脑中是一个”拼音-汉字“转换的过程,然后再屏幕中的同音字或词中选正确的结果,对字形的记忆过程被省略掉了,所以对汉字的记忆便愈加的生疏。
而“五笔”的打字过程与书写的过程相似,以字根为基础进行输入 ,想把汉字打出来必先知道它的样子,这样在大脑中便会时常复习常用汉字的结构。当然对于本来就不会写的,上网搜完了特别的记下来,熟悉几次便记住了。
在后来的学习与工作中,出现"提笔忘字"的概率真的低了很多。
不过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如懿传》的“懿”,按照五笔打字的特点,我们只能记住“士”、“冖”、“豆”和“心”这几个部分,其余的细节还真就不会了,此类汉字大多以生僻字为主。
第二个好处便是打字效率的提升。这里说的打字效率并不单指打字的速度,如今随着大家对一项操作熟练程度的加深,再加上输入法智能联想功能的辅助,各类输入法的速度优势基本不那么明显了,这里所说的效率是在候选字(词)的选择上。
五笔的重码率相对拼音还是低了很大一个数量级,基本可以一一对应,省去了候选字(词)选择这一步骤。
因为有先见的发明者是根据汉字的特征,再加上统计数据的结果才设计出了如今的字根布局方案,目的之一就是降低重码率,这也是为什么五笔适合盲打的原因之一。
会有好奇的小伙伴问:在手机上如何打字?
如今的主流手机输入法(搜狗、百度)都提供“五笔”啊!不过在我们看来,这种行为仅仅是在向这个伟大的发明致敬,毫无实用性(至少我这么认为)。因为“五笔”的灵魂在于大脑与十个手指巧妙的配合,这样才能打出丝滑般的感觉。为此每个手指都被分配了专属的任务,无法替代,这种特点在手机这种由两个拇指操纵的设备上根本无法施展。
从Nokia时代,手机上就提供了一种叫“笔划”的“乞丐版五笔”,只提供“横、竖、撇、捺、折”五种字根,同样可以像模拟写字一样完成汉字的输入。如果小伙伴们没有精力学习“五笔”,又不想被“提笔忘字”而困扰,可以试试这种输入法,效率也是缸缸的。
最后吐槽个题外话,是关于某输入法软件的。偶然的机会发现手机上输入的内容很多错别字,就是将“讲”打成了“进”,后来发现是智能联想功能造成的。
先看看我们这类人是如何打出“讲”这个字的(笔划顺序是:点、折、横、横、撇、竖)。
为什么“进”会列在候选字的第一位?
懂我们的人应该能想到:输入法默认以为我们对笔划的顺序是不敏感的,也就是说:错误的笔划顺序也会被系统自动纠正。
在系统里,应该“进”出现的概率要比“讲”高,而“进”字如果先写部首“辶”的话,笔划也是:点、折、横、横、撇、竖。从用户角度来说,系统认为先写部首“辶”是正确的写法。
这种智能的纠错方式真的合适么?
对于初用者来说,确实有助于大家快速掌握这种输入法,但对于老用户来说却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便,况且这也会让初学者养成一个错误的书写习惯。
好的设计,在方便用户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守住一些底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