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有一种伤害,叫情绪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作为一个爷们,我却有一个难以启齿的痛处,我怕打架。倒不是不敢和别人打架(不过文明社会咱也不应该打架),我只是怕看到别人打架。

走在路上,忽然看到前面围着一群人,人群中有两个人厮打在一起。我的脑子顿时“嗡”地一声,就大了一圈儿,心跳加快,情绪激动,并且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袭遍全身。

我是真的很害怕,尽管打的不是我自己,但我就像身处其中一样,不能自拔,又惶恐不安。

所以,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我都选择快速离开,就当什么也没看到。

有人说我,你倒是淡定,对起哄和围观竟然不好奇。可也只有自己知道心里的那种恐惧。

心理学家说,每个人的心理状态都或多或少受到从小成长环境的影响。所谓种下什么样的因,才会有什么样的果。

于是,我一遍又一遍地试图回到过去,探索那个在我内心深处埋下的因。而我一遍又一遍看到的,却是同一个噩梦。它就像一粒种子,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底。

图片发自简书App

父母的性格天生迥异,所谓三观于他们而言,就是风马牛不相及。

两个人经常在一些小事情上产生分歧,然后争执,最后大打出手。这种事情发生的频率就像家常便饭一样,说来就来。争吵时,父母那种面目狰狞的表情,就像是饿虎扑食一样向我袭来。而我只能瑟瑟发抖地蜷成一团,躲在那个小角落里,舔舐着稚嫩而又满目疮痍的心。

很多时候,我常常在半夜被惊醒,而父母就在床上扭打了起来。朦胧中的我,耳朵里充斥的是母亲的嘶吼。我常是睁开眼睛看了一眼,就不敢再看第二眼。

在两个凶猛的成人面前,我就像一只弱不禁风的小猴子,无法左右这局面,不能阻止他们的纷争,只有默默忍受这种如恶魔一样的情绪的煎熬。

慢慢时间久了,我似乎变得麻木了,对于他们之间的打斗,我竟然成了一个面无表情的冷眼看客,习以为常、无动于衷。而且我会选择去回避,并且不干预、不理睬,但我的内心却依然会隐隐作痛。

心理学上说,这只不过是一种选择性回避,或者叫选择性失忆。

人们的潜意识往往会对内心经历过的最恐惧的事情,试图进行选择性地逃避和忘却。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遇到很强大的刺激,强大到让人无法承受,那么潜意识就会选择回避或忘记这件事情,就会形成“选择性失忆”。但是,虽然表面上似乎是忘记了这件事情,但它所留下的伤害和阴影还是存在的。日常行事时,会不自觉地受这件事情的影响。

这也解释了,我为什么会在看到打架的场面时会产生恐惧,并且试图尽快逃掉。这种情况正是被我选择性忘记,但又深植内心的那类事情。

而我所恐惧的正是这些事情所裹挟的那种情绪。

图片发自简书App

情绪是什么?通俗来说,情绪就是人的喜怒哀乐,也可以是我们常说的情感。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情感,所以才有了丰富多彩的体验;人与人之间,也正是因为有了情感,才有了信任、友谊、温暖、亲情、爱情等等。

就像《太空旅客》里,吉姆对机器人亚瑟的行为和评价。对于吉姆的触碰和击打,亚瑟没有丝毫的反应,因为他只是台机器,没有痛感,更不会被疼痛所触怒。在吉姆看来,亚瑟没有情感,不懂得正常人对于情感的需求,所以他的孤独并没有因为亚瑟的存在而得到有效排解。

情感是一件美好的东西,如果你妥善照顾、小心呵护,它会像三月桃花、四月春风、七月艳阳一样美丽、温暖,而又充满热情。但是,如果你经营不善、不加控制,情感也会像冲破堤坝的洪水,随意肆虐、泛滥成灾。

我们常常会用别人或现实的不完美来伤害自己,恰恰是因为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

有多少人因为付出得不到回报而抱怨。

我对你那么好,你凭什么要这样对我?我一心一意为了这个家,你却在外面找小三?明明是他的错,你却来埋怨我?我不是那个意思,你为什么要误解我?我那么用功,为什么就考不过?……

这所有的所有,都是因为我们的初始意愿在现实面前没有达成,进而导致情感受挫,负面情绪开始在内心郁结,直到爆发。这种时候,我们往往事先在自己的内心有一个绝对正确的衡量标准,亦或对人,亦或对事,当这个人或事没有按照自己的心理预期去行动、去发展,那么ta就违背了自己的既定标准和原则,进而就在内心激发出种种负面情绪。

这就是典型的拿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别人,然而往往最受伤的却是自己。

夫妻之间的很多纷争,往往也都是这样发生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也常常会用自己的情绪来伤害别人。这仿佛也是一种能量守恒定律,当一个人在某些人或事上情感受挫,内心集结的负面情绪是一定要找到一个发泄渠道的。比如张先生在公司里因为一个失误被老总大骂一通,他回到家里,就会心情阴郁、不想说话,这时如果爱人一再追问,他就会表现地极不耐烦,然后莫名其妙地突然爆发,爱人这时就成了被情绪无辜伤害的牺牲品。

情绪就像锁链,会绑架人的天性,束缚人的思想。

传统原生家庭,常见害人的较多。比如父母张口即来的种种粗暴:

你必须如何如何;你如果不如何如何,我就……;你再不听话,我就……;你要再给我惹事,我就……

简单直接有效,说的时候,最好脸是铁青的、表情是恐怖的,如果再高高抬起手,那效果就更杠杠的了。

负情绪这种事的危害就在于,他具有扩散性、辐射性和传染性。

比如宁波虎口伤人事件,有一个人指责,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第一百个……第一万个人。这种带有情绪的煽动性言论像是长着脚,或者坐着喷气式飞机,在网络上迅速扩散、辐射。

然而死者之不幸有几人言?家属之痛有几人感?

比如同事之间的合作,在共同处理一项工作,遇到难题时,如果一个人表现出了抵触、排斥甚至牢骚的情绪,就会导致大家都跟着心情不好,反而更加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生而为人可悲的是,往往自以为聪明,却又常常呈现集体无意识状态,总是受情绪的胁迫,而又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张飞恐怕临死,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杀。酗酒成性的他,酒后经常动怒,鞭挞士卒,引起部将范疆、张达的怀恨而惨遭杀害。

曹操如果一怒之下杀了徐庶之母,恐怕就会背上个害贤之名,从此人心背离,霸业难成。

一句“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竟让周瑜气的吐血,最后在“假途灭虢”之战中气绝身亡,足见其肚量之小、气性之大,可谓让人警也、醒也。

我们的世界总是有着各种不完美,也正是因为有这许多的不完美,才有了我们为之奋斗前行的余地。但又有多少人能够坦然地接受,然后鼓足勇气去弥补这些缺憾呢?

面对不和谐、不完美,我们愤而慨之,起而攻之,却有几人在真正想办法解决问题?

与其做情绪的煽动者,不如做追求真知的行动者;即使做不了行动者,也别做情绪的附庸品;即使做不了行动者,更别做情绪的牺牲品。

别让情绪害了自己,更别用情绪害别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是一个游子 很久没有回过故乡 他们说我需要坐着江湖船 寻找大海的方向 大海 我从来没有见过 如何掀起风帆远航 幸...
    不俗小七阅读 3,957评论 14 32
  • 嗨, 你!那个更好的自己~ 我知道你一直在那里,可在来时路,我慢慢的把你弄丢了。好久好久,久到我都认为自己就是一直...
    葱伴侣阅读 1,079评论 0 0
  • 总有人问我怎么爱上写作文呢?其实那纯属一个巧合。三年级的一个周六,我要去上美术课,但不知道怎么回事迷迷糊糊...
    有糖写作课阅读 3,325评论 2 4
  • 一个求解一次函数ax+b=0的小程序 存在的主要问题,变量弄混的问题冒号的miss赋值给变量时候要给与变换 另外p...
    Shinichi新一君阅读 1,07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