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男生喜欢读历史,我也一样,曾经每天读一个小时的史书。读的时候确实很带感,但是由于眼界及思维方式的原因,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史书中所讲。后来就有了一个观点:很多人读史书其实是不得要领的,因为没有深入的思考,也没能将这些史料给串联起来,并不能跳出这些单纯的史料而看到更深层的东西及其根源。
史书都是以古文写的,很多词、字的含义和现在的并不相同,并且很干练,除非深厚内力的人根本不知道一句话中可以包含那么多信息。很多人都不一定知道史书中的那么多的春秋笔法以及哪些内容掺杂了作者的个人评价。
最近在读大秦三部曲之《秦始皇:诈与力的极致》,感受尤深,完全被作者的读史书的功力给震惊了,就用文中的张良的例子展示一下作者的功力。
《史记·留侯世家》的开头有这么一段话,介绍张良的兵法是从何处习得。
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後,何也?”去,曰:“後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後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穀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大意就是张良有一次漫步,在桥边偶遇一个老父,老父故意把鞋子扔到桥下,让张良去捡,张良不仅去捡了还跪着给老父穿上,后来老父给了他一部《太公兵法》的故事。
这个故事很简单,乍一看并没有可圈可点之处。套用现代小说的情节就是:一个练武奇才无意中遇到高人,并被高人传授武功秘籍,从此大展宏图。
那么,这三百来字,难道真的就只有这么点信息吗?
开头是“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张良在从容的漫步。但是在这之前,他是去干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刺杀秦始皇。并且正在被全国通缉,他却能够从容的漫步,这个可就厉害了。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肯定是躲起来,根本不敢出门,胆战心惊还来不及呢,哪敢出来散步,更不说从容了,这就说明他胆气过人。
可是张良为什么要刺杀秦始皇?因为张良是韩国的贵族,出生于韩国的宰相世家,祖父和父亲曾经担任五代韩王的宰相。家里是相当的有钱,虽然被灭国,秦朝并没有没收他家的资产,如果他愿意,他依然可以活的万分潇洒。但是,他选择了要为韩国报仇。对面强大的秦国,无兵无权的张良难道是疯了?当然没有,他只是觉得张家的富贵都从韩国而来,韩国灭亡了,别人可以无动于衷,但他不能这样。于是他当下就决定,他要散尽家财来求取刺客,要杀了秦始皇为韩国报仇,但是刺杀任务失败了。
以上就是故事背景。
在他从容漫步时,遇到了一位穿着褐色衣服的老父(低下阶层)。普通老百姓从他这种贵族身边走过时,基本不会被注意到。但是,老父直接将鞋子扔到桥下,让张良去捡。
张良是什么反应?良愕然,欲殴之。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贵族,面对这种刻意的羞辱,表现和我们预想的一样,很惊愕,并且想打那个老父。这才是年轻人的想法,第一念头就是觉得对方是在挑衅。虽然这么想,但不能打,因为对方年纪很大了,一不小心打伤了,招来官府,自己又被通缉,情况就不好了。于是强忍着,到桥下捡了鞋。理智战胜了情感。
但是,老父看张良取完鞋子后,并没有说谢谢,还让张良给他穿鞋。老父的态度并不好,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个考验。如果是我,面对这种挑衅,我可能直接就走了。但是张良毕竟是张良,他老老实实的给老父穿鞋,不是随便穿,而是长跪履之,跪着给老父穿鞋。张良可是世代的贵族,在韩国,张家可是权倾朝野,居然跪着给老父穿鞋,这不仅显示出张良的家教,也反应出他的性格特点,既然忍了,那就一忍到底吧,忍的时候要也把事情做好。
穿好鞋以后,老父很开心,大笑着就走了。
张良是什么反应:良殊大惊。
这是什么意思呢?注意,人跟人之间,特别是高手跟高手之间的交手,往往是不必形于语言文字的。形于语言文字靠长篇大论讲道理,那都是低层次的事情。高手跟高手之间交手,往往三言两语,往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双方就知道对方的高下。
举这个例子来说,老父要张良帮他穿鞋子,是老父欲惊张良,而张良不惊。我见你的面,我先要惊你,让你明白我是什么样的人物。
张良“下取履,因长跪履之”,是张良欲惊老父,而老父不惊。这都是出乎一般人意料的行动,因为出乎人的意料才叫作惊。
老父“以足受,笑而去”,是老父又惊张良。
你看谁赢了谁输了?双方这样三言两语几个动作,一共交手了三次,最后老父不惊而张良大惊,老父大获全胜。
张良一直目送着老父,这个时候,张良才发现这个老父不是一般人。
老父走了里把路,又返回了。老父为什么回来,当然是为了见张良啊,可是如果张良走了怎么办?难道老父不担心吗?老父知道张良肯定会在哪里,因为张良知道老父肯定会回来找他。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双方已经明白了对方是什么等级的人物。双方等级相同,在历史上才能构成佳话;如果双方等级差了太多,只要老父没回来或张良没在原地等他,这个故事就会变成笑话。
老父回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孺子可教矣”。那么,老父凭什么觉得张良可教,他刚刚又教了张良什么,那就是忍。但是这能叫作教吗?这当然叫作“教”,中国的教育方法有很多种,严格来说,只有儒家才逐字逐句讲解,道家讲的是“点化”。而老父正是道家人物,他只要三言两语把最重要的东西点给你就够了。你的水平够,你的悟性够,他才肯定你孺子可教。
老父和张良约了个时间:五天后的早上,在这个地方见。老父并没有说具体是几点,也没有说干什么,只是说是五天后的早晨见。张良是什么反应:因怪之,跪曰:诺。
张良为什么“怪之”?因为他知道这个老父不是一般人。既然知道这是高等级的人物,就恭敬地跪坐在地上答应了。
关于见面,也是老父要给张良上一课。
五天后天亮时分,张良如约抵达,但是老父已经到了。老父很生气,于是质问道:与老人期,后,何也?转头就走,留下一句话:“后五日早会”。五天后,刚刚鸡叫时,张良到了,发现老父已在。老父又很生气,说:后,何也?于是转身又走了,说五天后早上见。第三次,张良在第四天晚上抵达,抵达没多久,老父到了,老父很开心,说就应该这样。
约会的这段话,最关键的两个字就是“先”与“后”。如果说得更精练,其实就是争“先”。
兵法云:先发制人,后发受制于人。这两个字太重要了。老父就是借跟张良约会这个事情,来点化他什么叫作“先”,什么叫作“后”。
什么是先?
有的人会回答:先,就是比人家早。
但是你怎么才能确定,你一定能比人家早呢?一定能比人家早才叫作“绝对的先”,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老父其实并没有明确约会的时间,只是说五天后的早晨。第一次,张良是在天亮时到的,老父已经到了;第二次是在鸡叫时到的,老父也到了。这个时候,张良如何把握最后一次机会:一定比老父早?
那就是第四天晚上到,这样还没有到第五天,即使老父先到,他也没有指责张良的理由,此时的张良已经立于不败之地。“立于不败之地”就是“绝对的先”吗?当然不是,这只能叫作“不后”。
把一切主客观因素,全部考虑在内,算到无可再算,做出万全准备,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虽然不是“绝对的先”,但已经是“绝对不后”,这就是第一步。这就是《孙子兵法》说的:“勿恃敌之不来,恃吾有以待之;勿恃敌之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虽然是第一步,但这一步非常重要。自己都没准备好,你如何能够抢“先”呢?
到底什么是“绝对的先”?出乎对方意料,就是“绝对的先”。
既然想要求胜,就必须占住“绝对的先”,也就是要出乎对方意料。从这个故事中的“有顷,父亦来”,就证明老父是接近夜半的时候才来,结果出乎他意料的是,张良第五天没到就来了,这就告诉我们什么叫“绝对的先”。兵法必须这么用,老父要告诉张良的就是这一点,而张良也明白了这一点。
老父要教张良的,其实只有两个道理,就是“忍”和“先”。
《孙子兵法》说:“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始如处女”是一个比喻,古人用没有出嫁的女孩子来比喻天下最柔弱的人,对谁都没有威胁。正因没有威胁,敌人才能不防备,放心地把门打开,这就是“忍”。
可是在敌人把门打开那一刻,你“后如脱兔”攻了进去,古人用飞奔出去的狡兔来形容动作之迅疾。于是敌人来不及把门关上来抵御你,这就是“先”。
唯有“忍”,才能让敌人失去防备。敌人没有防备,你才能出乎对方意料,才能占住“先”来出奇制胜。老父教张良的,正是这两个道理。
为什么要忍?忍是为了等待最好的时机。
老父什么要教张良这两个道理?
因为老父知道张良有胆气,也很聪明,但是毕竟太年轻。不明白“忍”和“先”的道理,所以为韩国报仇的尝试失败了。
到这里,我们回头想想,老父为什么会出现在张良散步的地方?
如果老父没有在他处听过张良,如果没有事先对张良做一番调查,他也不可能出现在张良散步的地方。既然老父想传授兵法给张良,说明他已经做过详细的调查了,但是还是得亲自考察一番,于是就有了上述的场景,这都是隐藏在故事中的背景信息。
历史就是讲“时”与“变”的学问,万事都有时机,你必须要在最适合的时机做最适合的事情。时机不到,你只能忍耐。如果不能忍耐,过早暴露你的意图,敌人就会防备你,你就什么事也做不成了。只有“忍”,你才能够去抢那个绝对的“先”,这就是兵法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