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华与华的母体来判断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是否在自嗨
母体的特征:永不停息、无所不包、循环往复、真实日常
个人理解:母体是永远存在的,其包含了人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具有规律性,按照这个规律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或场景下循环往复的发生,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真实的感受到,而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如,到重庆旅游就要吃火锅,只要有人想去重庆旅游,他到了重庆,吃火锅这种行为就会发生,而且是循环往复的在每个到重庆旅游的人身上发生。
所有产品都寄生于某一个文化母体,母体一出现,消费就会发生,所以寄生母体是新品牌能否成功推出的关键。
如何成功引爆一个新品牌呢?
第一步,找到文化母体。
母体一定是一个你经历过的,或者与你切肤相关的场景。当我们在思考母体,寻找母体,界定母体的时候,我们一定使用的是单数,是具体的“一个人”。找到这个人,找到这个母体的目的,是为了去考察这个人,是为了去虚构这个人,是为了去寻找这个人对哪个词敏感,对哪个符号敏感,对哪个仪式敏感。从而我们要揣摩他对这些词、符号、仪式所产生的心理活动,然后我们要跟他进行对话,所以这个就叫精确描述一个母体场景的时候,要去找到那个单数的人。
寻找人类生活中最强大的文化生活场景,母体越强大,你的产品就会越畅销。
第二步,寄生到文化母体中。
成为文化母体中的一个道具,在这个文化母体中,消费者会借助这个道具完成母体中的任务。
如何进行品牌寄生:找到这些最适合这个品牌的符号、仪式、词语,通过改造并占领特定母体中的词语符号和仪式,实现品牌寄生。只要你在身上贴上这个仪式的符号,你就能够顺理成章的进入这场仪式,而并不管你本来的身份是什么,参与这场仪式的人,认识的是符号,而不是你到底是谁。
第三步,最终要占据文化母体。
品牌寄生的最终目的,是占据母体,我们要把找到的文化母体描述出来,然后加大投入,用符号、词语、句式、仪式等细节,不断加强我们的品牌与母体之间的联系。
个人对母体的思考:如果想让消费者在你的行动句或者引起好奇的疑问句之下做出行动,那么这个行动句或者疑问句必须是能够激发母体行为的。
案例一:叶老师——旅游之前先上马蜂窝,为什么?很多人旅游之前多多少少都是会去做一番攻略查找的,旅游之前做攻略就是一个文化母体。当有旅游计划的消费者看到旅游之前先上马蜂窝的时候,通过疑问“为什么”激发了其进行探索的行为,进而了解马蜂窝。
案例二:去西贝!吃舌尖上的水盆羊肉,关键是喝汤。好吃美食就是一个文化母体,而舌尖相当于是美食的代表,所以西贝的这个行动句通过舌尖两个字就可以让想吃舌尖美食的消费者做出购买行为。倘若水盆羊肉没有上舌尖,单纯的是:去西贝!吃水盆羊肉,关键是喝汤。这样的行动句效果就没有带舌尖的那个这么有号召力了。
实践指导:以后再使用行动句或者疑问句的时候,想一想,自己的行动句是否进入了一个母体行为中,这句行动句或者疑问句能不能激发消费者的行为。
例如,1分钟了解xx(自己的品牌名)的秘密,这种就是明显没有进入到母体中的行动句,所以这种行动句就是自嗨,消费者是不愿意看的,谁会愿意花时间去了解你?但是,1分钟了解刘德华的秘密,这就是进入了一个文化母体——刘德华,这句行动句就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