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亚伟老师的《草根教师的成长秘诀》讲座,让我的心灵再一次受到洗涤。在争做一名优秀、幸福的草根教师之路上,开足马力。闫亚伟老师称教师为点灯人,点燃学生,照亮自己光明世界,要求教师在激励学生的同时,也要不断自我激励,在净化学生心灵的同时,自己心灵也要得到净化。在让学生优秀的过程中,自己也要慢慢的优秀,在成就学生人生的同时,也要成就自己的人生。而想要做好这样一名优秀、幸福的草根教师,有五个方法,勤学习、善思考、多实干、会幸福、有情怀。
方法一:勤学习。要想成为一名优秀幸福的草根教师,需要一个过程,要尽量缩短这个过程,就要唤醒优秀的心,激活身上优秀的基因,牢记教学要有一颗做禅心,要耐得住寂寞,要学会造船等人,而造船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庆幸自己能进入六个一百青年教师培训的平台,得到如此好的学习机会,看来学习也要争取机会与平台,比如我加入的任江鹤班主任工作室,在工作室长辈的引导与影响下,自己也定时读书写总结。跟着他们学习管理班级及对待学生的方法,打开了我很多的疑惑,使我在工作中不再那么手足无措。反过来得心应手,与学生也相处的更和谐愉快,我明白,如果没有学习,如果没有平台,我不会成长的如此之快。
方法二:善思考。一位草根教师,若不善于思考,就算交30年的书,充其量也只能算交三年,其他年限的教学都是这三年的简单重复,吴非也曾说“成长为‘会教’的教师,通常比一般人善于思考,做一位善于思考的教师,会经常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恰当,及时改正,才能向前进步,越来越好。比如闫亚伟老师教给我们一些他的思考,明白教育让大多数孩子都将毫无疑问地成为普通人。新时代教育从升学教育到生活教育,从翻身教育到修身教育,从共性教育到个性教育。明白教育的目的,牢记让学生体会生命的意义及存在的价值,培养尊重、珍惜自己与他人生命的情怀,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帮助孩子寻找真正幸福,要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这就要求教师目标坚定,时刻反思自己是否走了传统道路。
方法三:多实干。闫亚伟老师形象比喻了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方法和态度,整理出四娘精神,对待全体学生,要像亲娘一样,真心疼爱,面对学生真心真诚。对待特殊学生,要像干娘一样包容、帮助。特殊学生一般有特殊的背景,特殊的家庭,特殊的经历,特殊的个性,教育者要理解帮助特殊群体。尊重学生,包容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包容学生的多元化。对待双差学生要向丈母娘一样偏爱喜欢,偏爱即是给他们雪中送炭。对待个别学生要像后娘一样严格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大的进步空间。而争做优秀幸福教师,不仅要对此理解,还要做到实处,在闫亚伟老师的讲座中,我也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方法,以后也会努力实践,努力坚持。
方法四:会幸福。与学生待在一起,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当看到有学生因为自己的一句话努力向上,有学生由于自己的一个眼神而神采飞扬,有学生认为自己的课趣味横生时,我觉得自己很幸福。所以感受幸福,也要走进学生,理解学生,这样带给学生温暖的同时,学生也会带给自己快乐幸福。
方法五:有情怀。有人说:“用心灵赢得心灵”,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做一名勇于担当,有想象力,有专业精神的教师,教师,真的需要一种做教育的情怀。我们都曾从学生时代走过,对我们影响至深的、念念不忘的首先就是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记得吧,总是亲切的称他为老班,班主任的影响无课代替,自身的品格,学识、涵养等因素而产生的影响力,通过潜移默化的过程,润物无声,慢慢改变每一个孩子,正所谓“良师诤友”。
其实认真回味,闫亚伟老师的讲座,其实都是脚踏实地的做好一件件小事,坚持一个个信仰。没有身为人师的骄傲、自负,却在收获一季又一季的桃李芬芳。这方神圣殿堂因为有这样的老师,有大家而精彩纷呈,这方土地因为有希望,我们共同的希望而充满活力。让我们一起努力,携手共进,共同演绎教师的风采,争做一名优秀、幸福的草根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