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就定在四班上《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在这个网络的世界,老师和学生拥有的是相同的资源,廖凯早在前一天就在网上跟我交流,说自己找到了《我的叔叔于勒》的资料,并且还评价说,资料不太全。我告诉他只看课文就好,上课积极思考就行。他说,“恩,就是,思考就应该有特色。”我说,“你得有自己的想法哟。”他说,“没问题”。
去上课的时候,廖凯同学的位子竟然是空的,我在想,这个孩子估计是生病了,问学生,果然是,心里觉得挺可惜。
中午,快到上课的时间了,看到了他在网上的留言:老师,我现在从医院开始走,下午一定能赶上您上课。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是高兴?是为师的欣慰?还是……这个孩子在课上不止一次被点名,有的时候是和周围同学说个小话,有的时候是走神,但他对语言的感觉很好,作文也被当范文读过。
曾经,有的时候他和我网上交流,我说,“老师希望你能考上大学,将来念中文系。”但是当他把自己做的网站发过来的时候,我赞叹了一句:“真厉害”,也许他将来可以不学中文,特长更在其他方面?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
上课的时候,廖凯同学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和其他同学交流意见,几次积极举手回答问题,非常有自己的想法。想起上课之前,他背着大书包赶来,我说了一句,“欢迎归来!”
这个喜欢语文的孩子已经毕业了,不知道他将来会不会从事与文字相关的职业,但是他对语文课的热爱,对老师的关心却深深印在了作为老师的我的心上,至今念念不忘。
我想起了我的初中语文老师,我不记得他讲的任何一篇课文,但是记得他很有才华,书法好,每年学校展出老师书法作品都有他,写得一手好行书;文字好,他的诗歌和散文都发表在报纸上,有一次去他的办公室,他正在写小说;而他本身的专业是英语,因为对文学的爱而转教语文。每年的新年,我都要送上我对这位对我影响深远的老师的一份祝福。记得他在其他班讲课的时候,他说过,“我的一个学生将来可以成为作家。”那个班有我的好友,她们说,老师说的是你,我至今没搞清楚说的是谁,但是,我曾经希望说的是我。现在,我虽然没成为作家,但是,我还是走在语言的密林里。记忆在那一刻在我的脑子里停留,这个信念至今还在我心中。
因为有理想,人向前走,因为有期待,人被期待引领着向前走,就像我的这个学生,早晨胃痛去医院,赶着下午来上语文的课,让我心里充满着对于孩子的尊重和对教育的期待。想起了《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故事,主人公害怕孩子们掉下悬崖,每天在麦田里守望着,我们为人师的老师,哪一个不是孩子的守望者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的这一步路上走下去,走下去,在教育的花圃里,自己浇灌的园子里,能开出对学生期待的花朵,也能开出对自己期待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