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年前的一天下午,
南京小仓山,随园,
正隐居于此的袁枚,
偶然间注意到,园角的一片青苔中,
冒出了几处泛白的小点。
原来竟是青苔努力迸出的花,
他不禁有感而作: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随园老人不会想到,
就在三百年后的某个正月初一,
一群来自贵州乌蒙山里的孩子,
和他/她们曾经的支教老师,
用他这首冷门的小诗,
唱出了生命的注解。
无数身处在社会角落里,
过着平凡的生活的人,
如同生长在潮湿阴暗角落里的苔,
不起眼,微不足道。
可就是这不起眼的苔藓,
却在角落里也悄悄地绽放着自己的青春。
白日不到处,
绝对不是适宜生命成长的地方,
可也还有苔藓在顽强地生长,
一点点长出绿意来。
微不足道的苔也是能开花的。
就算它的花如米粒般渺小,
难道就该比被人悉心栽培的牡丹花要低下吗?
看了支教老师梁俊和乌蒙山孩子的动人故事,
让我也忍不住也想来讲一讲,
同样是为了贵州、青海那里的贫困孩子们,
能有机会成为绽放的‘苔花’,
一直在路上默默前行的“成长之树”的那些事;
2011年3月3日,春寒料峭的时候,
来自苏州的11位民间志愿者,
资助了江西省泰和县上模乡的18个家庭贫困的孩子。
2013年3月5日,也是一个寒春,
成长之树的志愿者第一次走进贵州省赫章县兴发乡石板村,
在那里,他们发现孩子们的生存环境是如此恶劣,
这是他们的书桌
这是他们的午饭
这是他们的鞋
为此,他们决心为了山里的那些孩子们,
能更好地成长,而将公益坚持下去。
而这一坚持就如同燎原之火,
从2011年资助18个学生,
到2017年底超过3000个孩子,
参与的会员超过2000多人,
接受捐赠和发放的助学款超过200多万。
资助点遍布全国10个省22个县。
成长之树也成为了一个具有影响力的扶贫助学的公益平台,
平台的一头是众多热情的资助好心人,
而另一头则是来自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孩子们。
成长之树的“大树”就是那些资助会员,
而“小树”就是那些孩子,
在陪伴“小树”成长的同时,
“大树”也在成长。
成长之树每年都会安排多次的走访活动,
走访架起了“大树”和“小树”之间的桥梁,
很多会员和热心人正是通过走访人员撰写的“走访报告”,
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态的。
曾有会员这样说:
“我将把阅读走访报告时的震惊转化为实际行动,
全力为处于不利境遇的孩子们提供帮助”。
通过走访,不仅可以实地了解孩子们的实际生活情况 ;
更实地了解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环境是否符合规定的资助条件;
也实地了解当地志愿者的工作开展情况;
可以实地采集学生信息,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班主任评语和照片等,
发布到信息平台供资助者及时了解。
成长之树最与众不同的之处,
就是发放助学款的方式,
基本上都是在走访的时候面对面发放,
这也保证了善款都能真正发放到孩子们手中。
“大树”的浓浓爱心也渐渐收到了回报,
看,孩子们来信了,
看,孩子们‘温暖’的笑脸,
看,孩子们考上大学了,
虽然慈善的坚持并不简单,
虽然成长的道路还很漫长,
每个成长之树的参与者
都深深地被这句话所鼓舞而会一直坚持:
感谢孩子们给我们表达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