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审恰选在金秋这样的季节,而高级职称如同挂在大树顶端的一颗稀缺的果子,又有几多老师能摘到它呢!
今年分我们学校的中级、高级(不知是不是这样分等级,对这事我总是犯糊涂)各一个名额。各项积分排名后,学校在公共群公示了参评结果。我发现摘到果子的和即将摘到的老师都具备“高于常人”之处。
目标性很强。把职称作为工作的重要目标,十分明确自己该准备什么,争取什么,抓住一切机会,或做课题,或赛课,或取得荣誉……想方设法拿到各级各类证书。
今年聘上副高级的张老师,工作能力强,爱读书思考,用心做教育。她带着语文课,同时独辟蹊径——研究思品教学,多年的坚持和勤奋得到回报是自然而然的事。明年即将晋上副高级的刘老师,她对工作的认真细致、对学生的耐心用心,极少有人能够超越。刘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大家有目共睹,所以,对她明年的聘任办公室的同事们都怀着真诚善意的期待。
同事们谈笑起花钱买论文这事早已见怪不怪,似乎应了那句名言——凡存在的即合理的。但不管合理不合理,机会还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像我,年轻时没有晋职的概念和目标,不懂职称规则,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中级的聘任比同龄人迟了十几年。职业生涯能有几个十年!像多数老师们一样,还差几年退休,已无望无缘无力于高级职称。
提起职称话题,同事们议论纷纷。刚调入不久的新教师如此感慨:“幸亏晋上中级来的,实验小学藏龙卧虎,要不得等多少年!高级就别想了。”即将退休的A老师幽了一默:“就等着天上掉馅饼啦!”跟我同龄的B同事十分乐观,:“回家算算积分有多少。”她去年在某杂志发表了两篇论文。C老师一贯心态平和,她担心万一职称某年像二胎那样放开,她没有农村工作经历被耽搁,这学期申请支教去了。D老师半开玩笑半严肃道:“珍惜生命,远离职称!”E老师十分现实,她道:“就得争!自古以来,上级制定的制度就是让人争的。”的确,E老师干工作有着老虎的拼劲,用不了几年,她就有可能摘到树顶那枚高级的果子。
晚上浏览QQ空间,看另所学校的一位老师写篇长文,大致表达无缘晋级,那就做个平凡快乐的老师。我留言道:“与其追名逐利,不如寻找乐趣。”他紧接回复:“世俗的追名逐利似乎也很正常,寻找乐趣应该是做事情的宗旨。”他倒想得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