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纠结眼界这个问题。因为有时候,不是你没有解决问题的一颗心,甚至不是没有能力。而是,问题就在那儿,你因为某些障碍,无法看到问题所在。这就很可怕。
此事故起源于数星期前我内心不知来由的恐慌:我发现我的精力在大量耗散的同时,我的职业幸福感在缩水。我教室的孩子好像并没有因为我的存在而过的更充实,更加快乐。于是,我陷入了深深的恐慌与自责中。各方面分析问题后,也只是隐约知道有问题,可是就是无法明晰核心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于是,我对班级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一个尽可能详细的梳理(“纪律”问题),顾不上像往常一样思考自己的问题是不是“低幼”,当天晚上就约魏老师,求指点迷津。
第二天,魏老师看着我写的一些班内问题反思……给我了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其中一条一直让我思考至今,无法放下:
一个教室的精力聚焦点应该如何选取——高价值的,应该是聚焦任务(课程任务),对任务提出高标准,然后严格执行(高期待,细跟进)。要防止纪律问题陷阱。
好吧,我是带着“纪律”、“规则与程序””之类的问题去请教……然后,我出发之初,航向不是一点偏呀!
回来后,我一直反复地去思考,去尝试和合作的伙伴交流这些思想。说到最后,思考到最后,归到了两个字——“眼界”
问题就在那儿。你是不是有一个合适高度的思维,能够让你看得到问题所在。即使看到了,你的眼界又有没有相匹配的辨别能力,能让你能从重重表象里,快准狠地抓出核心的,本质的,解决了以后就能安大局的问题。然后才是到进入程序性的东西,最后才是问题的成功解决。
问题能不能解决?教室能不能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室里的这位老师是否有看到问题的能力。
于是,我又延展了一下,除了思维之外是不是有其他东西会影响问题解决的结果呢?
敏感度问题——这是以前另一位前辈一直提醒我去培养的。敏感度高就可以让你在相同的眼界的情况下,看到更多的端倪,在“种子”萌芽之初着意给予足够的关照以及营养,在教室经营险情出现之初就排除故障。
在教室构建的开端,每一个教室呈现着非常雷同的境况——一样的生机盎然,一样的充满各种可能性,一样的问题良多(混落)……可是,慢慢的,各个班级之间的距离开始拉开,风格化越来越明显,可能性的大小也有了差异。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一个教室的样子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室里老师的样子,或者是这个老师能够在当下看到的样子,以及对未来构化的样子。这个“当下”与“未来”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就算是老师的眼界——包括看见及辨识的能力;老师对问题的反应习惯取向是果断还是习惯优柔寡断;以及老师的敏感度;老师对哪些问题较为敏感等……
那么,如何构建或者优化自己的眼界。我正在看相关根源部的基础性书籍——比如哲学之类。期待对自己的眼界的优化有作用。我觉得还要去听或者看一些精品教室的运营日常。如何锻炼自己的敏感度,我打算定时写教室日志——对教室事件进行记录,能想起来的,就是自己的惯性聚焦点,很容易找出自己精力分配的习惯。
有没有用呢?到时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