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望着秋婆的脊背 ,秋婆直了直身,和阳光打个照面,露出欣慰的一笑。稍微歇息后,秋婆挎起竹篮,脚步随着眼里的‘猎物’时不时变换线路……
“这是拾金子呢?大姐!”桂生家的肩上扛把锄头从田埂上走过。
“金子才配拾?瞎话,谷子不比金子贵重?没有金子人能活,没有谷子,人能活?”秋婆说。
“大姐,可我那上大学的儿子总说,劳动与……与什么来着?对了,与价值,劳动与价值成正比才划算?”桂生家的说。
“啥架(价)不架(价)子(值)喽!我只晓得,谷子是我们庄稼人的命,是婆娘、汉子们流血流汗,苦巴巴盼着、守着的,可不敢轻易浪费!”秋婆说。
“大姐,在理!闲着也是闲着,改明儿,我也来拾!”
“啊哈!拾不少呢。够鸡鸭啄一段日子了。”建平家的穿戴漂亮地立在田埂上,伸长着脖子瞅。
“可不是,我家十几只鸡鸭,个个走路像企鹅,不就靠这拾来的谷子喂养的。”秋婆自豪地说。
“是喽,我是实在没办法,牌友们不能少了我,不然,我也来拾。”建平家的说。
“打牌能打出好日子?七脚八脚不如自己的脚喽!靠自己不懒的脚才能过好日子!你也别不在乎这一点点稻穗,积少成多哩!桂生家的,我们去那边田里拾,打谷机刚打下的,还冒着稻香呢。”秋婆很有经验地说。
喜鹊枝头欢叫,仿佛在说,歇歇!歇歇!秋婆直起腰,眯着眼,喊:“歇息下喽!歇息下喽!”
“我落后好些天,我不歇,你们歇吧。”建平家的说。
“是谁说的,牌友离不开来着?哈哈......”桂生家的说。
“我打你……哈哈……”建平家的拾起一根稻穗就要掷去。
“有谷子,别浪费了!”秋婆笑着说。
建平家的意识到,极其宝贝地将举起的稻穗塞入竹篮。
秋风送爽,大地像柔软的毯子般延伸着。杨家村的孩子们一个个光着脚丫、大人则脚穿硬底粗布鞋踩在收割完的稻田里。他们要么手提塑料水桶、要么挎个竹篮、要么攥个化肥包装…….一根根调皮的稻穗是如何也逃脱不了他们这一个多月练就的法眼。此刻聚在一起的婆娘们,话又多了起来。
“老队长,你组织我们拾稻穗不少日子了,中秋节还来拾,大节日的,有啥奖励没?”
“是喽,我咋忘了这喳……”老队长恍然大悟,意思是没时间准备奖品了。
“要我说啊,老队长组织咱们把拾稻穗积攒下来的谷子,碾成米,往养老院送、往行动不便的老人家送,这就是给咱们最好的奖励!我近七十了,这个道理比你们懂哩!”秋婆接过话说。
秋婆的话像和煦的阳光,照在一张张樟树皮般粗糙朴实的脸上,个个脸上洋溢着节日里的快乐。
“是这个理。不过嘛……哈哈!其实我早有准备了,你们猜猜?”老队长卖起了关子。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老队长始终摇头。
中途歇息的会儿,秋婆往自家去了趟,好些会儿才走在折回的田埂上,身后跟着挑担子的大孙子。大孙子屈腿,稳稳地将担子一放,大伙儿好奇地涌向前。“哈哈!是米糕,香喷喷的米糕!”大伙儿也不客气,纷纷伸出沾有泥点子的手,拿起就往嘴里塞。
“好吃,太好吃了!秋婆,早就听说你做的米糕是一绝,咋才做给大家吃啊!”
“是老队长发了话……我都好些年没做了。做米糕用的米,是我拾稻穗拾来的,香吧?家里还有呢,大家撑开肚皮吃!”秋婆快乐的声音里透出中气十足。
“老话说,谷子是啥,啥物来着,对了!是玲(灵)物,是会(汇)聚世间精神的玲(灵)物。唉呀,说错了,是……是精华,是会(汇)聚世间精华的玲(灵)物。嘻嘻,我大孙子的书上就这么说的。这玲(灵)物可是大伙儿累死累活种得的,不能浪费了。”老队长挠了挠头说。
“老队长,你说的,我们咋都听不大懂。不过嘛,大节日的,吃了秋婆的年糕,干活更带劲!干活喽,不然胡家村的会把我们村的稻穗抢了呢。”
“等收工了,一起到我家做米糕去,咱做了,给养老院送去,这次就用大家拾稻穗碾的米做哩!”秋婆说。
“好哩!哈哈…….哈哈……”
秋风下,秋婆裂开露风的嘴笑成个节日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