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小为自私,私大为无私,无私即大公 ,也叫大公无私。
私是人的本性,寻私是人的天性,天地万物都为自己私,有的被称为大公无私,有的被称为自私自利。这又是为何呢?
寻其根源,没有依道而行。
老子说,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顾能长生。
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只生万物而不再生个天地。它为万物生而不为自己生 。
虽然为万物生,不为己生,却可长生;万物为己生,却不长生 。
这就是道啊,无私就是最大的私,但依道而私则可成就大私还可以成为德高望重之人 。
这就是寻小私和得大私的不同 。
我以为不同之处在于时间 ,虚实,如愿这三个方面 。
先说时间就是我们都喜欢追逐眼前的利益,不愿也不相信长久的利益。宁愿只要眼前看得见的蝇头小利,也不愿等待更大的长远利益。
第二是虚实,要实实在在的东西,不要看得见摸不着的利。刘备摔孩子邀买人心,这就是虚和实。舍得放下实,才能换来虚,有和无会相生相伴,好的信用,好的口碑会换来更多的实 。
第三是如愿,想如心愿就会激发自己的欲望,在所有人都追逐的利益中厮杀掠夺,常常身心疲惫,两败俱伤还会得不偿失 。
而大私则反其道而行之,追求长远,比如股神巴菲特;以实换虚,用虚赚更大的实,比如信用;以给代替要,给的越多,得到的越多,可能得到的不如自己心愿,但是多了自然就平衡了,人皆有感恩之心,也有好斗之气,和人的哪个部分互动就是智慧。
人生的利益是一个各种因素的综合体,口碑,心智,情绪,健康,格局等都是利益,如果能看到这些,那就能看懂无私即有私。
无私是形成利益循环的自动机制,越给越多就是无私的自动化 。
这就是我理解的老子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