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4日 星期二
片段教学作为考察教师教学素养、教学能力的一种方式,在教师考编、教师资格证考试、课堂教学比赛中经常出现,这种方式也是日常培养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最好的方法。
什么是片段教学呢?所谓片段教学,是相对于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而言。一般说来,片段教学是截取某节课中的某个相对完整的局部教学内容,让教师进行教学,时间大致 限定在10— 15 分钟。片段教学与正常的课堂教学西相比,前者是局部的,而后者是整体的;前者的目的更多是为了考察、培训、教研而用,而后者主要是为了给学生传授知识。
具体来说,片段教学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为训练或考核、考查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能力),选取重点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片段并进行教学,充分体现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如语言表达能力、课堂调控能力、板书能力等;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如专业功底、学科知识与能力等;呈现清晰的教与学的过程,引导学生经历不会到会,经历自学到研学到共学的过程,让学生在课堂有真实的收获。
片段教学根据出体方式可以分为自定和他定类型。也就是有些教学是可以自己选定内容,有些则规定了教学内容或是范围,甚至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抽签备课、上课。还有根据是否要求有学生参与,分为实境型与虚境型。
片段教学的内容涉及小学六年的全册教材。小学语文教材涉及的内容很广,加教法上分有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从题材分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还有古诗、文言文。有时候还会考察口语、习作、语文园地等板块的范围。要想以不变应万变,就需要寻找片段课教学的规律,首先要读懂教材,在限定的时间内,找准合适的教学切入点,再进行深入的教学设计,以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那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快速找准教学切入点呢?
一、立足《课程标准》选择教学的切入点
《课标》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只要走进教师这个职业,第一个要阅读的专业指导书籍就是《课标》,它就是教学的指南,不论是日常的教学备课,还是片段课教学,都以它为蓝本。《课标》应该是每一位教师办公桌上的案头书,手机收藏夹里的首个文档。对于要考编、参赛的教师更要将每个学段的要求烂熟于心,不论拿到哪一册的教材都能够了解该内容所对应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或教学指导意见说明。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对应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围绕重点、难点去选择片段教学的切入点。
二、围绕“单元主题”选择教学切入点
语文教材的编排是围绕训练主题进行编选的。每一个单元都有自己独立的训练目标,要落实的语文要素。拿到教材,首先要仔细阅读“单元导语”,思考、理解编者的意图,然后根据单元目标重难点确定该篇课文的切入点,围绕这一点进行教学设计。
三、理解“课后练习”选择教学切入点
纵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精读”课文后面都附有涉及听说读写的练习,这些练习紧扣单元训练目标和课文的语文要素进行设计,都是编写者经过反复研讨后的集体智慧,不仅凸显了教学重点,还渗透了学习方法,强化了词句段的训练,片段课就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或两个练习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落实重难点的教学。
四、探讨“关键词句”选择教学切入点
教材的文本都是经过精挑细选,每一篇课文都赋予了它独特的教学价值,很多课文都是习作的典范,尤其是在遣词造句上值得好好学习、模仿。在备课中,教师要留意文中具有独特价值的总起句、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以及修辞方法的拟人句、比喻句、夸张句等,引导学生朗读,理解,模仿说话、仿写等,让语文学习转化为语文的能力和素养。
五、考虑“文本题材”选择教学切入点
不同题材的课文,有不同的教学重点。叙事题材、人物题材、写景题材是小学教材的主体内容,还有动植物、说理寓言、童话神话、经典名著文言文等题材,相同题材的教学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根据年段、语文要素的不同在教学上又各有侧重,要善于寻找同类型题材教法上的基本特点,注重学段之间的教学梯度,考虑不同题材的重难点进行教学的选点
片段教学有时候可以自主选择内容,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有时候就是临时抽取内容,马上备课、上课,且不能参考任何资料,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文本解读能力,很快把握教材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切入点进行备课上课,达成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