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读《史记·高祖本纪》时,在将刘邦同项羽相比较之后,作过这样一个批语:“项王非政治家。汉王则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毛泽东之所以对刘邦作出如此高的评价,主要是因为他从刘邦的身上,看到了作为一个政治家所应当具备的一些基本的胸怀与素养。
作为一个高明的政治家,首先应当具有良好的口碑,赢得群众的支持。刘邦虽然出生社会下层,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早年的在乡里的名声也不怎么好,但参加义军、投身于反秦大业之后,给人们留下的却是一个“长者”的印象。也正是这一点,使得他在同项羽的竞争中赢得了先机。
刘邦入关灭秦后,不仅对百姓秋毫无犯,而且还与民约法三章;百姓持牛羊酒食犒劳,刘邦也婉言谢绝。这些举动,赢得了民心,百姓们唯恐刘邦不做关中王。
作为一个高明的政治家,应当深通政治谋略,识大体、顾大局。项羽入关后,听说刘邦要称王,不禁大怒,决定向刘邦发起攻击。而刘邦为了消除误会,防止同项羽发生军事冲突,冒着风险,亲自赶赴项羽的军营。鸿门宴上,凭借着政治家的勇敢与智慧,说服了项羽,避免了直接同项羽发生冲突,为后来的胜利赢得了时间。
能够审时度势、忍辱负重,不争一时之气,是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基本素养。就刘邦而言,这方面的素养具体表现在他同项羽的军事斗争中。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军事战略往往是由政治策略所决定的。楚汉战争开始时,刘邦趁项羽东征齐国之机,率各路诸侯五十六万大军讨伐楚国,攻占了楚国的都城彭城(江苏徐州),项羽亲率三万精兵回救。刘邦仗着人多,同项羽决战,结果被项羽打得大败,伤亡惨重,刘邦仅率数十骑逃离,父亲和老婆都被楚军俘虏。经过这次教训,刘邦在后来的战争中避免同项羽直接交战,而是攻击他的部下,使得项羽疲于奔命。楚汉两军在广武对阵时,项羽提出“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刘邦却笑着回答说:“吾宁斗智,不能斗力。”尽管项羽同汉军交战百战百胜,但地盘却是越打越小,人也越打越少,最后垓下一战,全军覆没。项羽在垓下战败后,他凭借个人的勇猛,突出重围,到达乌江边上。乌江亭长对他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但项羽却说:“我与江东弟子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忍不得一时之气,最终自刎而死。
当然,作为一个高明的政治家,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识人用人、知人善任。楚汉战争开始时,刘邦和项羽的帐下都网罗了许多人才,但到了后来,那些真正的人才大都跑到刘邦那里去了。韩信在项羽帐下仅仅只是一名执戟郎中,但到刘邦那里后,被刘邦封坛拜将,委以重任,对最终击败项羽发挥了重要作用。刘邦在后来总结战胜项羽的原因时,说了这样一段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怎样看待刘邦这个人?
很多人觉得刘邦是一个地痞流氓,除了吃喝玩乐,什么都不会,只是运气好,手下有能人,所以才当了皇帝。果真如此吗?
我们在一些刘邦事迹上,可以看出刘邦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年轻人都有理想,有偶像,刘邦也年轻过,刘邦的偶像是信陵君魏无忌,为了偶像,刘邦来到大梁,这时信陵君魏无忌已死,于是投奔了信陵君的门客张耳,魏国被灭后,张耳被通缉,刘邦就回老家了。(刘邦是见过世面的)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馀人。(刘邦是有担当的)
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如果刘邦真是没有文化的流氓,能跟张良这个没落贵族谈的来吗?)
郦食其谓监门,曰:“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乃求见说沛公。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生不拜,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於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度量非凡)
刘邦入咸阳,善待子婴,与秦国百姓约法三章。(政治水平高,为后来韩信出兵能快速定关中奠定了政治基础)
刘邦入咸阳,想住到宫里,准备好好享受,张良劝阻,于是刘邦率军退到了灞上。(看看李自成)
鸿门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顿饭,我们多数人只看到张良的表演,却忽视了刘邦的胆识过人)
立韩信为大将军(一个简历负面的人,历史上只有刘邦敢用)
陈平贪污,诸将不满,刘邦问推荐人魏无知。无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处於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且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于是刘邦没有怪罪陈平,还升了陈平的官。(刘邦用人水平之高,后人难望其项背)
陈平离间范增,费五万金,刘邦不问。(如果是一般人,肯定要问陈平那钱怎么花的了,还剩多少)
刘邦被项羽击败,几乎全军覆没,来到韩信军驻地附近,而不入,次日凌晨,趁韩信还没有起床,入营调兵,事定后,韩信才知道刘邦来了。(刘邦有大智慧,白天孤身去,会不会被韩信杀了,取而代之?)
立韩信为齐王(刘邦随机应变能力,连韩信使者都骗过去了,不然韩信反了,后事难料)
英布被项羽击败,投刘邦,刘邦又在洗脚的时候见英布,英布觉得受到侮辱,英布来到住处,发现与刘邦规格一样,于是死心塌地的跟着刘邦打项羽
立雍齿为侯,杀丁公(仇人为侯,恩人被杀,刘邦的政治手段,历史上还有谁用过?)
白登之围后,刘邦立赦楼敬,当面认错,封二千户,为建信侯。(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向一个戍卒当众认错,历史上还有谁做到过?)
刘邦放弃废太子刘盈立如意为太子(避免了秦,隋二代而亡)
立刘濞为吴王后,高帝召濞相之,谓曰:“若状有反相。”心独悔,业已拜,因拊其背,告曰:“汉后五十年东南有乱者,岂若邪?然天下同姓为一家也,慎无反!”
吕后问:“陛下百岁後,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憨,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馀,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刘邦对属下每个人能力品行都非常了解,怎么用才能把属下的才华发挥的最大,刘邦是非常清楚的。也几乎把国家未来五十年的大事都预测出来了,在历史上,好像没有人能做到这点)
高祖置酒雒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我们很多时候只记得刘邦说的话,其一却没有记得,与天下同利也是刘邦夺取天下重要原因。任正非其实可以拥有华为大部分股份,但任正非只有1%,这就是与天下同利的道理,所以华为才有现在的成就)
对刘邦的评价?
被人看好的不多,即使在刘邦事功得到极高推崇时,也只是说他拯民于水火,而不对其整个人品加以推崇。
对刘邦的非难,或始于阮籍登广武战场“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1]之叹,到了《厚黑学》风行之后,刘邦二字简直成了人品不好的代名词,至今未有改观。这些否定刘邦人品的看法,也是来源于《史记》,应该说至少穿盯扁故壮嘎憋霜铂睛部分真实。但这种情况是矛盾的,因为伟大的事功而出自于低下的人品,不仅情理上说不通,在事实上也极不可能。如果肯定刘邦的事功是伟大的,其人品一定也是伟大的。司马迁称其为大圣,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大量事实为支撑的。刘向、班固称《史记》“不虚美,不隐恶”,[2]基本上就是从司马迁对刘邦的描述而得出的结论。不虚美,就是司马迁对刘邦的赞誉,都有事实为依据;不隐恶,就是司马迁虽然推崇刘邦的事功,也不因此而对其存在的缺点予以回避隐瞒。结果,后人往往忽略了司马迁的不虚美,而特别看中了他的不隐恶,这就造成了刘邦评价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