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昨晚正在跟一位老师“扯课”,突然接到了一位家长的电话,说自己的女儿是大队委,在检查课间操的时候,因为扣了某班级的分,被那个班的班主任给“凶”了,孩子很委屈。家长认为孩子是在完成自己的工作,老师的做法给孩子的心里留下了阴影,希望学校查查这件事,给家长一个答复。

我很理解家长的心情,也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老师在孩子的心目中,自带气场,自带威严。老师找孩子理论,孩子哪有不怕的道理?

我回复家长:如果老师真的这样做,确实欠妥。保护孩子身心健康,永远是学校工作的首位。待我了解情况后给予回复。

今天一早,我先去找了孩子,赞扬她工作认真,坚持原则。然后再让她向我讲讲心里的委屈,再次表扬她,有了委屈知道找家长倾诉。最后告诉她,爸爸妈妈、老师永远是她坚强的后盾。

接着,我跟那位班主任进行了交流。老师说,被扣分的孩子也是哭着告诉她,他并没有乱踢,是大队委听别人说就扣了班级的分。老师只是想向大队委了解一下情况,好针对性地对班上的同学进行教育。当时还有那个大队委同学的班主任在场,可是老师刚问“是她看到的还是别人告诉她”的这个问题,孩子就哭了。看到这个情况,这位老师也就说算了,班主任老师就把孩子领走了。

看来,这里面的确存在误会。孩子还小,看到老师来问她,感觉是来兴师问罪的,本能地就产生了害怕的心理,于是就先给自己筑起了一道安全保护的屏障,觉得老师很凶。“解铃还须系铃人”,于是,我请来了孩子和她的班主任,我们一起把这件事情说开了,孩子也感受到了老师并不是去“凶”她的。老师拥抱了孩子,一场误会也解开了。

随后,我跟家长打电话交流了整件事情的处理过程,家长很感激,说没想到这样一件小事,得到了学校高度的重视。我说: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我们必须密切关注的,一件小事可能会成为孩子心里解不开的一个结。如果不解开这些貌似很小的结,就会成为孩子内心迈不过去的坎儿。学习可以终身,但是身心健康出了问题就不好回头。希望我们每个角色都不断改进:孩子要学会勇敢、坚强,家长要学会引导、教育孩子有一颗强大的内心,老师要学会艺术地处理事务,学校还需强化教师队伍的锻炼。

记录下这件小事,因为我从中又一次感受到了善于沟通的重要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