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至,虽是数九寒天,却连日晴朗,冬日暖阳里人们连棉袄都不愿再穿得紧。正午阳光竟晒得忘了季节。
今天突发奇想,上午出门时和了些发面,是用邻居给的甜酒和的,装在盆里盖好,听人的话阳台上温度高放在阳台上,准备做萝卜粉条包子——街上买来的终不似自己做的“好吃卫生”吧。
下午二点多,偷溜到市场去买点儿豆腐和香菜。还未建成的菜市场零零星星几个商贩,在那里等待顾客。
微风不燥,阳光和煦。商贩们隔着老远或说笑或站在自家的摊位前打瞌睡。这个时候不是“饭点”,顾客寥寥无几,见到我走来上立马都来了精神,热情的打招呼。我见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妇人,摊在地上的青菜萝卜还有香菜满足了我所有需求,并且好像刚从地里拔过来的一样,菜根部还带了泥土,十分新鲜脆嫩。
隔了好几个人,我径直到了老妇人那里买齐了所需要的东西,老妇人用粗糙干裂的手还拿出付款码给我扫,——还要求看我是不是扫码支付成功——她告诉我她用的码是儿子的,钱基本上都到了儿子的手机里。
其余的商贩眼巴巴的看着我,希望我能买一点他们的东西。老妇人旁边有个老大爷冲老妇人笑,皱纹里满是泥土:“这回好了,刚来就开称了”。言语里满是羡慕。我看老大爷卖的有葱姜蒜,不忍他失望,也买了一些。“大爷,让你也开个称吧。”其实我也明知道家里还有不少葱姜蒜,我已经好久没在家做饭了。
我被那些商贩看的不好意思,恨不得一家买一点东西。可我家里好像不需要那么多东西。——反正每一次买菜拿回家,不是有烂的,坏的,就是买多了,不少挨老公的骂。后来买菜学了个乖,跟在在那些上了年纪的大婶,大嫂身后面,看他们买什么,怎么买,我也有样学样,好像少踩了不少坑。
今天,我只不看那些期待的眼神,匆匆的回了家,洗手做包子。
每一次决定做包子,都需要很大的勇气。单是弄那些包子馅儿,足以排满了我的整个锅台。一旦那些面,那些菜,还有肉开始一字排开后,我的锅台就变得热闹非凡。鸡蛋,豆腐,猪肉还有葱姜蒜,几乎占尽我所有的盆,盘子,甚至饭碗。真的好比“武打现场”。
真正是做饭40分钟,清理要一个半小时。晚上那活交给老公好了,谁叫他是专干卫生工作的医生呢,另外他又好这一口包子。
好在成绩还是有的,蒸好包子开了锅,一个个像白胖娃娃整齐划一。包子做得十分成功——外皮儿白净细腻,肉馅儿鲜美可口,一口咬下去香气四溢,令人回味无穷,每一口都是享受,每一口都唇齿留香。
无论如何,偷得浮生半日闲,放进冰箱,这一周的早餐也有了着落。
老公吃着美味的肉包子,不表扬也就罢了,怎好忍心骂我把厨房弄得一团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