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朋友,或亲戚家,不免感慨:别人家里怎么就那么整洁干净。反观自己家里,到处是一片凌乱与狼籍,东西横七竖八。因而心里总会悄悄滋生自卑,自愧不如。记得一句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觉得那个家就代表了自我的能力。
每受这个刺激后,回家便决心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把家里打扫得干净明亮,东西全部收拾归纳,呈现一片各就各位,和谐安宁的景象。
但在反复数次的“痛改”中,早就明了,这种“假象”最多只能维持三五天。到时小人儿的鞋子还是会东一只,西一只;衣服还是不知不觉地聚集,在沙发角自成一堆儿;玩具就更不用说了,散落各个角落,沙发底下、餐桌上、床上。本来放在衣柜里的衣服,也毫无章法地搭在床边,窝在床上,搁置在柜边。一切物体都长脚乱跑,合作谱写一首凌乱自由曲。
知道结果不外如此,有时也没法不管不顾。大多时候会忍受不了这种不堪,仍会认认真真去收拾,为改变这样的“局面”作斗争。特别在某些情境下,一定要尽力干活,比如家里有人来、去别人家里回来、或要过年了。
在我一直的印象里,收拾家这件事好像毫无办法。很多人能做好这个事,但自己就做不好,永远做不好一样。可又偏偏要求很高。做不到,还总生气,认为应该要做到,不然就太丢人。
每当收拾的时候,小人儿们最胆战心惊了,他们的妈妈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时不时会扔来一颗炮弹,或突然一阵狂轰烂炸,大的可能赶紧帮忙收拾,小的就躲到一边,担心被炸到。
几曾何时,这种场景次数变多,我越来越感受到在收拾时的愤怒,那种愤怒无以比拟,无法控制地批评,说教,埋怨。即使理性意识到自己在愤怒,而且它可能会让小人儿们不安焦虑,还是控制不住,那就像一种原始的冲动,就像心口在火灼一般难受,忍不住,消不除。
回想到与老妈同住的那些日子,想起她收拾屋子时的场景,一边对我说教,一边对小人儿们批评,家里弄得脏乱。不知何时,她那个影子竟与我的重叠了,恍惚间分不清,那个愤怒的人到底是她,还是我?我在那一刻俨然就是她呀。天知道,我是多么不想变成她那样,却又毫无悬念地成为了她。
平时我情绪很平稳,即使面对不理解,抱怨,愤怒,经常还是会调整自我的心态认知,平复心情。这些年却一而再再而三,体会到那么多强烈又深刻的愤怒,埋藏于心,会在某一刻,某一瞬间,突然爆发出来,拦也拦不住。自己也会疑问,为什么有那么强烈的愤怒?
有一天突然意识到,在整理时,那种愤怒,不是我的。它来自于老妈对我的愤怒,是我从小收集得到的她的愤怒。我从没有反抗她,也没有辩解,她的情绪让我认为一直是我的错。所以只是不安地把它收下,乖乖地放在心中封存。一直以来,我都是乖乖地。
越乖越压抑。这让我不寒而栗。如果我还这样对待那两个小人儿,愤怒也会在他们心中生根埋藏,终有一天会忍不住心头火,频繁爆发。当我意识到地时候,我只能跟他们道歉,道歉地不是事情,而是态度与沟通方式。只是道歉地次数如果多了,他们终有一天也会失去信任。
回到整理这个问题上,其实这也是老妈一直的问题。只不过我很有“使命感”地传承了她的心结,她的强迫完美而又做不到。她很喜欢干净整洁,但她一直没把精力放在上面。她们那个年代,女人也需要当男人一样用,种地,收麦,挑担。家里无暇顾及。但心理上她却又极其讲究,就像有心理洁癖,又做不到,十分纠葛。几曾我也认为自己喜欢收拾,和朋友聊到这个困惑,朋友告诉我,你根本就不喜欢收拾,她的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啊,根本就不爱,心思完全不在这上面,可为什么总是如此介意,如此关注这些呢?
曾经看了一档综节节目《花儿与少年》,演员刘涛在出发前,特意打开行李箱介绍,行李箱里各种物品齐全,而且分区,分类包装,井然有序,各自整齐地安放,这不就是我所渴望的样子,期待的能力嘛。
如果做不到,为什么不想想,原因是什么呢?
似乎我们从来不会在一些小事上动脑筋,思考解决方法?这些动作,行为太简单了。根本就不需要过脑的,只需要习惯性地去做就好了。谁会想这些要怎么样做好呢?
但真正能做好的人,一方面TA喜欢做,多做,就能生巧。而一个不喜欢的人,想要做好整理,就需要掌握方法,技巧,原则,根据原则来做事。
可惜我过去从未思考过,如果解决这样的生活问题,脑子从来没上线过!
就像电脑里的文件夹一样,开始可能只是三五个,到最后七个,十个,然后就乱套了。
为什么?没有分类意识吗?有的!
但是,当一些文件不知道是什么分类,随便放在一个地方后,就会接连着一些文件,也随便放在一处,结果就很多没有分类的文件放在各处,就像到处扔的衣服。这样的文件一多起来,或不能准确放置正确的文件夹里,就混乱了。最后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分类是什么了。
书上说,大脑的记忆对处理七个以内的数字最敏感。所以,文件夹在7个以内也是一条分类原则。
整理中最主要的问题,有:
我们不知道如何分类的文件(物品)该放在哪里?
我们要随时把文件丢到正确的文件夹内。
文件夹里的文件不宜细分。
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
某一类文件固定位置存放,不要轻易变换位置。
整理是一门艺术,需要用脑去找到它的原则,在实际中遵循原则。生活就会更加自由舒适。
期待生活会随思考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