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和书法家赵孟頫的尴尬人生
朱玉林
赵孟頫作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赵孟頫的内心非常矛盾,一方面,作为官家子孙,他对宋王朝的覆灭痛心疾首。另一方面,作为新朝的臣民,他又要为元朝效力。赵孟頫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尴尬的时期。
赵孟頫(1254 年 10 月 20 日-1322 年 7 月 30 日),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晶宫道人,中年曾署孟俯,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相比一般的小孩子,赵孟頫的早年时期算是幸运。因为他家中还有些积蓄,所以其父并没有让他为生计发愁。不过,赵孟頫小时候也不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相反,他非常聪明,自学能力也很强,对读书写字也很感兴趣。
在赵孟頫 12 岁的时候,父亲给他请来了当时有名的学者叶森。叶森在教导赵孟頫的过程中发现,这个孩子真的是个可塑之才,于是便倾尽全力来教导他。赵孟頫在叶森的教导下,进步非常快,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神童。
随着年龄的增长,赵孟頫的名气越来越大,他是一个多方面发展的人物。公元 1279 年,南宋灭亡,大元王朝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步伐。作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赵孟頫的内心非常矛盾,一方面,作为官家子孙,他对宋王朝的覆灭痛心疾首。
后来元世祖忽必烈知道了他的才名,便将他召唤进京,封了他一个从五品的官职。虽然官职不高,但在当时算得上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了。
另一方面,作为新朝的臣民,他又要为元朝效力。赵孟頫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尴尬的时期。
入职元朝的赵孟頫开始展露出了自己的才能,每当皇帝有写文章的需求时,赵孟頫总能迎合皇帝的心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很快,他又得到了徐州总管的官职。来到徐州的赵孟頫开始展现出自己的才华。他兴修水利,曾前往黄河决口处进行实地考察,并采取了多项措施治理黄河,前后历时两年,成效显著。
赵孟頫还是一位水利专家。他在浙江一地居住时,曾设计并主持修建了水闸、渠道等水利工程,这些工程在当地得到了广泛应用。
虽然赵孟頫也做过官但是官职并不高,一生的官职也就是是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
他在元朝主要的身份还是一名大书法家,尤其是他创立的“赵体”更是一直被誉为“神品”,他不光在当时名满天下,就是到了现在依然影响力非常大,是我们学书法不可跳过的一个人。
但是还有一个身份,很少有人知道,或者说就是知道也不在意,那就是赵孟頫还是一个大画家,尤其是他的山水画更是独到,也是一名开宗立派的山水画师。丝毫不比他在书法上取得的成就小。
至元二十三年(1286 年),行台治书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隐逸于江南的宋宗室,得赵孟頫等十余人,并将他们引荐给元世祖。元世祖赞赏赵孟頫才气、风度,却认为他年纪太轻,没有得到历练,只让他在京城写写诏书,未授官职。
至元二十四年(1287 年)六月,赵孟頫等十余人一同被任命为从五品的奉议大夫,赵孟頫出任济南路总管府同知(正五品)。
赵孟頫是中国元朝时期的名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赵孟頫的历史评价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观点,部分人认为他是中国文化艺术复兴的代表人物,其艺术成就高,影响深远,但也有部分人认为他的艺术创新有限,不能与唐代代表人物相媲美。
赵孟頫热衷于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承,他主张师古而不泥古,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在绘画方面,他擅长山水、人物、花鸟画等多种题材,尤以山水画成就高。
他的山水画以“清、高、古、秀、逸”为特色,注重表现山水的意境和气韵,强调笔墨的变化和律动,创造了一种深沉、雄浑、清丽、俊逸的艺术风格,是中国山水画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赵孟頫的作品以楷书、行书著称于世,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他的画作也具有特色,提倡“以书入画”,开创了元代文人画新风。他在音乐、文学方面也造诣颇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代人曾说“若以书品论,赵孟頫应在王羲之之上”。可见,赵孟頫是一位博学多才、对后世影响有为深远的艺术巨匠。
此外,他的立场和个人品质也受到质疑,有人认为他顺应蒙古统治者的需求,忽视民族尊严和独到,没有表现出一个忠臣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赵孟頫历史评价的两种观点,其艺术成就高和创新有限,你怎么看?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