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马赛记
2019年11月10日刚刚结束了合马半马,便收到了夏马中签的通知。 2020年1月5日厦门马拉松结束已有几天,仿佛历历在目就像发生在昨日一般。作为一名只经历过两次半马的跑步小白,开心、兴奋、紧张、激动、畏惧、恐慌······各种感情杂糅一团,要知道,全马42公里绝不是紧紧是两个半马那样简单,曾有人说过,后半程21公里才是真正的马拉松,要不要接受挑战?要不要迎难而上?我心中充满了忐忑。教练霍霍发现了我的心思,立刻帮我树立了信心,给我开了小灶,制订了新一轮的训练课表。
人类真是很奇怪的生物,新一轮的课表训练强度比之前半马的难度大、强度高,lsd拉的时间也更长了,可教练说我竟然不喊累了。呵,自从合马过后,我便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曾经我认为的不可能,在我决定迈出这一步的那一刻起,便成为了可能。真是充分验证了欲望决定能力,我相信我能做的还有很多,我也可以做的更好。
整个12月份,每到课表日,下班后稍作休息我便直奔附近的大学操场,一个人刷着操场一圈又一圈。你问我孤独吗?不,我喜欢建工操场的跑道,脚感好,有很多大学生和老年人散步,有个遮风挡雨的亭让我可以存放冬日厚重的外套,看守操场的大姐有个小孙子,离开的时候偶尔会丢一些糖果给他。傍晚5点半到7点半,从夕阳西下到夜幕降临,在大学的广播声中结束一天的训练。整个12月份,有晴有雨,从未缺席,有汗,有雨,没有泪。从前觉得无法接受的辛苦,渐渐的也习惯了。
一个月的强度很快就结束了,最后一次集训,见到教练,还是吐露心声,内心忐忑,没有信心。赛前的这一周为了保持体能,哪怕是到了厦门,也要完成课表任务。厦马前的两天,和朋友一起夜跑了环海路40分钟,海边城市太热了,心率区间一下到了4区,心情一下子紧张起来。赛前一天早早的到了会场领了赛事包,比赛的气息越来越浓了。
中签率只有28%的厦马作为全国著名的国际马拉松赛事之一,比赛当日一共有3.5万人起跑,分为5次发抢。极致训练营的小伙伴们一起合影,相互鼓励加油打气,便各自道别分区去了。
7点50分J区发枪,会展中心出发,沿着环岛路来回42公里,环岛路也是厦门马拉松赛的主赛道,被国际誉为世界最美的马拉松赛道,对面的台湾金门岛也是遥遥相对。庆幸阴天,没有惨遭暴晒。环岛路来来回回竟然有8个坡。这对于初次体验马拉松的我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考验。有个大哥一路带着我,每10公里一支胶加一颗盐丸。到了25公里处轻松的完成,心率稳定,配速保持在600左右。当时我还挺开心的,大哥说等过了25公里再高兴吧。好吧,果然如同众多跑者一样,30公里以后,左腿髂胫束疼痛逐渐显现,悬崖式掉速,以致30到40公里用了整整一个小时40多分钟。啊,腿疼难忍,中间停下来拉伸,用喷雾,不管用。大哥在一旁不停的为我加油打气,说一定要咬牙坚持挺过去。确实不能停下来,一旦停下来再起身简直太难了,我想了一下,调整脚步之后又出发了,30公里之后的滋味,真是分秒难熬,一路上也看到有许多人在路边松解,上坡的时候也有人在步行。我就慢慢的瘸着腿,咬牙坚持到40公里。真的很感谢同行的大哥,如果没有他的精神鼓励,一路上为了不让我停下来,细心地为我拿补给。很难想象最后的里程如何完成。过了40,胜利就在前方,我咬紧牙关,努力完成最后的冲刺。
冲过最后一道线,看手表,438完赛,开心,激动,所有的伤痛被抛之脑后。所谓的马拉松精神,这一路的滋味,真是得到了完美的诠释。也让我知道了全马和半马,完全是两回事。极致训练营的小伙伴们相互交流信息、分享经验,阳光下,这一块小牌牌显得格外耀眼。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大家都在同样的起点,起点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有专业运动员,有大学生,老年人,还有手推轮椅的残疾人。不管你是谁,这一路经历过的苦与甜,最终都会成为你的一部分深深的刻进心里。马拉松也绝不仅仅是一串数字,我认为马拉松代表了一种精神。一种勇于前进,敢于挑战,突破自我的精神。从8月到12月,参加训练营小半年,从不可能到可能到完成,感谢极致的每一位,感谢这一路支持我的大哥,生活上辅助我的家人和朋友。这次的厦马之旅,让我在心灵上又一次得了新的感悟,一种对于自我,对于未来,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