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有1137字,阅读大约需要三分钟。
因上午外出参加教研活动,我中午才回到学校。
刚走到办公室门口,有个别学生就瞥见我(我们班的教室与办公室相邻),大声喊着:“老师,你去哪里了,你终于回来了!”教室里的个别孩子听到声音,也陆续跑来迎接我,有两个女孩直接扑进我怀里。
陪孩子们聊了一会儿,我回到了办公室。刚准备坐下,一张小小的留言条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拿起来一看,上面写着:“老师,你借给我的书,我把它放您桌上了,谢谢您!”这张留言条格式正确,内容也写得清楚明白。留言条下,端端正正地放着一本《晨诵课》。原来是他!
每天的早读课,学生们陆续进行教室后,都会自觉地进行晨读。为了了解学生们早读情况,我基本每天都会提前一点时间到教室里转转,有时候会陪着孩子们一起读,有时候会和他们一起交流读后的感受,有时候还会给教他们读。上一周,我在班里巡视早读时,发现小浩从进教室开始,一直磨磨蹭蹭,好像在找什么东西。半天都没见他拿出书来读。我很是好奇,故意走到离他不远的地方观察起他来。也许是他发现我在盯着自己,赶紧往同桌靠近了一点,与同桌一起看书诵读。看他在读书,我也没有打搅他,我知道,学生忘记带书是很正常的事,下来再提醒他就是 了。早读课后,我找到他,问了他早读课的情况,同时提醒他明天记得带书。
第二天,早读课,我又来到教室准备与大家一起晨诵。没想到,小浩来得比较早。他仍与同桌一起共同读一本书。我站在他跟前,正准备询问情况时,小浩主动告诉我,他的书没找到。无辜的表情让你无法对他生气。我看着他,什么也没说,径直回到办公室把我的《晨诵课》带到教室递给了他。他小心地接过我的书,认真读了起来。看着他认真读书的样子,回想起他这期以来的表现,不由地叹了口气。这个孩子,语言表达能力非常不错,认真时,他会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最让人头疼的是他的自控能力比较弱,上课专注时间特别短,一节课最多只有十分钟时间,很多时候都在开小差,要么与同学说小话,要么独自翻东西。尤其是在完成作业方面拖延习惯一直都没什么变化。对于他的问题,我也尝试着多看到他的优点,多肯定他,但他始终反反复复不见好转,一直都没找到合适的方法来转变他。
让我没想到的是他今天居然把书还给我了,还专门写了一张留言条。也许是他的书找到了,也许是他妈妈让他转交给我的。但他的这张留言条的确给我留下了好印象。上学期学了写留言条后,能真正在生活中学会用使用留言条的学生,他还是第一个。感觉得出他是个心细的孩子,也是个很有礼貌的孩子。下课后,我迫不及待地找到小浩,问起留言条的事,他竟然有点腼腆,说:“哦,是这样的,我的《晨诵课》在我书桌的最里边找到了,所以我就要及时归还你的书。谢谢老师!”看着他一脸的真诚,我的心里很是开心。我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找到了转变小浩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