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枋(梦非) 原创
来到我们同人心理咨询室进行沙盘治疗的求助者,尤其是女性朋友,很多时候会摆上“小人鱼”这个沙具。这样的女性来访者大多存在情感方面的困扰,她们在两性关系中付出很多,却较少关爱自己;她们为爱情做出许多牺牲,但最后大多是悲情故事的结局。可以说,“小人鱼”已经成为这类女性朋友的原型意象,在她们的人格体系中,“海的女儿”成为她们情感人生的故事脚本。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么多女性都是“海的女儿”?为什么她们在爱情关系中总是心甘情愿付出,却往往换来悲剧的结局?
李子勋老师在一次亲子关系课程中曾经说过,有些童话需要家长“慎读”,如果一些家长朋友按照自己肤浅草率的理解给孩子讲童话,可能会对他们幼小的心灵产生深远的影响。李老师以《海的女儿》为例,分析了这个童话的“毒”之所在。
如果你没有认真读懂安徒生的原著《海的女儿》,而是随意拿起手边的一个“简本”,那么你给孩子讲的故事可能会是这样:一个生活在海洋深处的小人鱼,因为厌倦了深底的生活而浮出水面,并且爱上了人类的王子。为了得到王子的爱情,为了把自己的鱼尾变成人类的双腿,她听从海里巫婆的劝诱,交出了她最为珍贵的美妙嗓音。然而王子并不知晓是小人鱼从一场灭顶风暴中救了他,以为是邻国公主所为,所以王子虽然也喜欢小人鱼,但他最终还是娶了那位人类的公主为妻。可怜的小人鱼,她因为无法说出真相,只能用行走在刀尖般疼痛的双腿为王子跳出凄美绝望的舞步;而当王子与他的新娘成亲的第二天早上,痛苦的小人鱼则变成了海上的泡沫……
李子勋老师说,如果作为家长这样给孩子讲童话,可能会向你的孩子(尤其是女儿)传递这样的信息:一 爱情就是牺牲自己;二 爱情比生命更重要;三 女人(小人鱼)不接受自己原本的样子,即使付出最珍贵的代价也要去做彻底改变(把鱼尾变成人的双腿),这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当今医疗整容行业为何这样红火;四 如果得不到爱情,人生就没有任何意义,生命也没有存在的价值,只会变成海上的泡沫。
试想,如果一个女孩儿从小听着这样的故事长大,她成年后的爱情理念会不会受到影响呢?现在大家或许明白我们的沙盘上为何屡屡出现小人鱼那个沙具了吧?我们都是读着《海的女儿》长大的一代,想一想自己有没有被“毒害”过呢?再看看那些因失恋而轻生的女子,她们认为失去了爱情就是失去了整个世界,这是不是当代小人鱼的翻版呢?
说到这里,人们不禁会怪罪安徒生了吧?干嘛要编出这样的童话给孩子们看?其实我想说的是,安徒生的童话未必是给孩子们看的童话,我认为他的故事是写给成年人的成人童话。
请家长朋友们找出一个原著的版本,未加缩略的那种,去细细通读整个故事。你会发现,其实你不懂安徒生,也不懂《海的女儿》。这篇被称为童话的故事,讲的不是爱情,而是人类心灵的成长;至少可以说,它是借助爱情的隐喻,告诉人们如何才能从最原始的心灵状态,通过爱与被爱,完成心灵的飞升。我们可能都忽略了一点,而这正是安徒生想向读者传达的思想,那就是,小人鱼最终向往的是获得人类的灵魂,而与王子结婚、获得人类的爱,是获得人类灵魂的最佳打开方式。爱情是爱的一种方式,也是最令人心醉的一种方式,象征着阴阳结合让生命变得完整。最终我们看到,小人鱼虽然没能嫁给王子,但她也没有听从巫婆的咒语而杀死王子。她通过宽宥与善良的行为为自己创造出了一颗灵魂。宽宥与善良同样是爱,但已远远不是局限于爱情这一种形式。这才是整个童话的主题。
如果用心理学的视角去读这篇童话,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生命的心灵演化过程。深海的鱼是人类的潜意识,也是人类的原始本能;浮出海面看到人类的帆船和宫殿,是潜意识的意识化,或者说是人类本能的智慧化;从鱼尾到人类的双腿是一种成长,成长是一种疼痛,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鱼与人的结合意愿,也是我们每个人内在自我与人类智慧的结合,即无意识与意识的整合,通过这个整合,我们获得了荣格所说的那种“自性化”,从而具有了完整的灵魂,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当然,这样的解读孩子们未必能懂。如果真的要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女儿听,或者她已经听过这个童话,需要你加以引导的话,你不妨试着从成长与人生意义的角度去修正先前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你可以跟孩子讲,小人鱼虽然可以在海底自由快乐地生活三百年,但因为她是鱼,没有人类的灵魂,所以想要成长,必须忍痛把鱼的尾巴变成人类的两条腿,她还要学会去爱,比如从风浪中救出王子,而想要嫁给王子,是希望被爱,只有爱与被爱,才能获得人类的灵魂。而最终让她获得灵魂的机会,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她的善良与宽容。
如果说要找出什么值得借鉴之处,那就是需要告诉孩子们,一定要学会表达自己。正因为小人鱼放弃了动听的嗓音,无法告诉王子她才是他的救命恩人,所以才失去了机会。希腊神话中的回音女神(ECHO)也是如此。所以在与人相处的各类关系中,一定要学会把自己的想法、感受和意愿表达出来。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快快去找一个完整的版本,好好读一读《海的女儿》吧!
好的童话,永远是我们心灵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