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这本书从人的三重大脑、潜意识、元认知等概念讲起,详细阐述了专注力、学习力、行动力、情绪力的获取之道,其中的很多原理和观点都刷新了我的认识,很多方法和策略让人眼前一亮,也是从这本书开始让我萌生了写读书笔记的想法,因为之前读书总是读完就忘,那么何不把对自己有启发的内容记录下来呢?
一、人们喜欢舒适享乐、缺乏耐心均是源于天性
人有三重大脑,按照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是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如果把本能脑比作100岁的老人,那么情绪脑就相当于一个55岁的中年人,理智脑则好比一个不满1岁的宝宝,而且本能脑和情绪脑掌控者大脑里大部分的神经元细胞,掌控着潜意识和生理系统,运行速度极快,理智脑则年轻、运行速度慢、对大脑的掌控力弱,所以我们做决策时大部分都是源于本能和情绪,而非理智。
所以,在生活中经常是明知道应该读书但就是放不下手机、明知道运动的好处但就是坚持不下去,那么我们就要清楚,不必自责,追求舒适这是天性,要想改变现状,就要运用策略,在拿起手机的那一刻,我们就要运用理智脑和本能脑去对话,“我要先做重要的事情,等干完了就可以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来看手机”,这样本能脑就能乖乖听话,听从理智脑的指挥,经常持续这个对话过程,理智脑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大,我们也就会变得越来越自律。
二、在舒适区边缘努力
“舒适区边缘规律”告诉我们能力的三圈,由内向外分别是舒适区、拉伸区和困难区,人的天性会让我们喜欢待在舒适区,重复做自己熟悉的事情,但这样很难进步;由于想着快速见到成效,我们还会急于求成,挑战困难区,但明显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畴,很容易受挫、失去信心。所以认识到这一点以后,正确的决定应该是在拉伸区也就是舒适区边缘努力,也就是练习稍有难度,稍微动动脑筋就能做成的,这时难易程度刚好,既有成就又有挑战,因此学习成长要有耐心、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长期坚持,原来的困难区就会变成拉伸区、舒适区,舒适区就会不断扩大,我们就能持续成长。
三、保持专注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工作时还在想着刚刚刷的短视频,吃饭时思考着下午的工作,以前我觉得偶尔分心走神也没什么坏处,读完专注力这一章,我真觉得自己缺乏深度沉浸的能力。书中提到一个小故事,尤其耐人寻味。
一位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之前干什么?”
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问:“那得道之后呢?”
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
老和尚说:“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担水,担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专注于我们正在干的事,我们的烦恼就会少很多,精力更加旺盛,人生会更加从容。
所以,好的学习模式是,做A的时候极度专注A,做B的时候极度专注B,A和B之间要有明确的界限。如果A做不成了,我们就转移注意力不去想A,去做毫不相干的B,那么这个时候很可能灵感和答案就出现了。在科学发明领域,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表面上看,伟大发现来源于灵感,但在灵感之前,其实他们都已经保持了长时间的极度专注。
四、深度学习
近两年,我总是习惯于一边坐公共交通一边听书,但听完之后,我发现自己仿佛什么都没记住,我把问题归结为听的次数太少,如果一本书我听五六遍,那肯定里边的内容就烂熟于心了。但读到书中的“学习金字塔”理论,真是让我意识到了问题的根源,不在于次数多少,而在于深度不够。听书、金句摘抄都是浅层学习,而语言文字输出、践行操练才是深度学习,要想将书中的内容留在脑子里、变成自己知识框架的一部分,那么就要尝试深度学习,这样才是有质量的学习。
五、寻找触动点
以前自己读书总是习惯于研究目录,了解这本书的结构,读完以后还想让自己按照作者的思路回忆书中的内容,那么长久下去,读的书多了,我们怎么可能记住每一本书的框架呢?如果是上学阶段,因为准备考试,要熟悉整本书的框架,但平常业余时间读书,就应该在书的内容上有所选择,
读书时只记录对自己最触动的内容,分析为什么打动自己、如何应用于生活。“触动学习法”的依据便是能力圈法则,触动自己的内容正是位于自己能力的拉伸区,太深奥的内容处于困难区,眼下无法理解,就算理解也是很难让我们的生活发生真实的改变。所以不必因为没有记住书中的全部内容而自责,紧紧围绕触动点,关联已有的知识体系,在生活中经常练习或使用,长期坚持,我们的能力舒适圈也就会不断扩大。
六、无反馈,不学习
反馈,其实就是对学习成果的检验。主动学习需要反馈,我们可以通过精心打磨作品,比如一篇读书笔记、一个分享视频、一篇旅行日记,对自己前段时间的学习生活进行梳理总结,自己很容易收获满满的成就感,从而驱动本能脑和情绪脑愉快的学习。被动学习也需要反馈,对于求学阶段的孩子,学习背记类的知识,可以通过合上书自我测试、自己翻译的方式检验学习成效,这样能够得到即时反馈或者迅速找到知识盲点,从而有针对性的学习。
反馈有正向反馈、负面反馈。收到正面反馈,我们很容易找到成就感,激发我们持续学习,但是如果是负面反馈,如果有人给予情绪攻击,那么就要开导自己、一笑了之,如果是有人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那么就要认真对待,思考自己作品的不足,不断完善作品。
七、努力需要突破阈值
阈值,其实就是临界值。不是努力就一定能见到效果,如果我们的努力程度不够,比如输入的不够多、练习的次数少,那么努力的结果很可能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所以,要想真的有所改变,就要持续努力、保持专注,直到突破阈值,让自己的认知能力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八、阅读是个技术活
阅读其实就是和智者交流的过程,也是提高自己的一种最廉洁的方式,真正把好书读好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选择贴合自身实际需求、在能力拉伸区范围的书籍,这样读起来难度适中,容易激发阅读兴趣;二是阅读过程中要将自己联想到事情记录下来、深刻思考,这样有助于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和新观点;三是要将从阅读中受到的启发付诸实际行动,真正让自己发生改变的阅读才是真阅读。
九、运动健身又健脑
很多人跑步之后,多半是要放松一会的,刷刷短视频、玩会游戏,作为流汗以后的奖励犒劳自己,这仅仅是达到了健身的作用,并没有起到健脑的功效。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是,跑步完(最好是晨跑)要尝试做一些复杂的脑力劳动,比如有难度的题目、耗费脑力的工作等等,这样能让大脑更聪明高效。因为运动后人的大脑会长出一些新的神经元,通过复杂脑力活动的刺激,这个神经元就可以长出神经轴突、树突,如果长期坚持“运动+学习”的模式,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就会得到不断强化,就像经常运动身体会形成肌肉记忆,那么大脑之间的神经元之间的网络也会形成记忆,所以我们长期坚持这种模式,大脑处理问题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自然就会变得更聪明。
十、简单梳理
学习内容:在拉伸区学习,选择难易适中的内容
学习方式:深度学习,通过写读书笔记、语言输出等将书中最触动自己的内容纳入到自己的知识框架
学习过程:保持专注、经常反思、关联(常常问自己“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实际操练
内容摘录:
1、阅读就是和高层次的人聊天。
2、所谓天才,其实并不神秘,其本质是“正确的方法”加上“大量的练习”。
3、什么是底层规律?能解释的现象越多,这个概念就越底层。
4、浅层学习满足输入,深度学习注重输出。从想法到语言再到文字,即将网状的思维变成树状的结构再变成线性的文字,相当于把思想从气态变成液态再变成固态——那些固态的东西才真正属于自己。
5、深度之下的广度才是有效的。
6、知识的获取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与自己有关联,以及这种关联有多充分。
7、搭建个人认知体系的真相就是:打碎各家的认知体系,只取其中最触动自己的点或块,然后将其拼接成自己的认知网络。
8、科学的学习策略是产出作品、获取反馈,驱动本能脑和情绪脑去“玩玩玩”,而不是一味地努力坚持,让理智脑苦苦地去“学学学”。
9、教是最好的学,用是最好的学,输出倒逼输入,请用作品说话。
10、所有痛苦都是上天给我们的成长提示。
11、科学的学习模式是:极度专注+主动休息,如此往复。
12、一个真正的自控高手,不是一个只知道冲刺的人,而是一个善于主动休息、保持平衡的人。
13、清晰力,也就是把目标细化、具体化的能力——行动力只有在清晰力的支配下才能得到重构。
14、普通人认为“知易行难”,聪明人认为“知难行易”。
15、把认知当成技能,知道或想通一个道理时,不要高兴得太早,想想后面还要做大量的练习,这样就不浮躁了。
16、不发生真正改变的学习都是无效的学习。
17、懂得百点不如改变一点。真正的成长不在于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于自己改变了多少。
18、读书就是用最低廉的成本获取最高级的成长策略。
19、脚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无法看到的地方,文字可以。
20、阅读改变命运,就是从改变我们的认知和选择开始的。
21、阅读量<思考量<行动量<改变量
22、连襟:妻子姐妹的丈夫。
23、李笑来《斯坦福大学创业成长课》:如果你想要的东西还不存在,那就亲自动手将它创造出来。
24、每日反思内容:描述经过、分析原因、改进措施
25、无论何时,都要把对方的情绪和意见分开对待,这样,即使在最糟糕的事情中也能学到有用的东西。
26、当头脑中有什么想法或念头冒出来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记下来,哪怕是记一两个关键词也行,回头再整理打磨,把这个认知放大,就相当于节省了一段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