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之光”上海行》(三十六•彩云之南4)

        2024年10月22日下午,驱车去会泽县大成中学。下车,合影,把大山之上的大美学校存在记忆深处。这所现有三千多名师生、占地近180亩的学校,也是依山势而建,且海拔在2千米以上,其校长和会泽职校、宣威十中的校长一样,是上海宝山区沪滇“组团式”帮扶的成员,任期三年,任满即回道上海,他们为各自学校带来百万资金、带来骨干师资、带来企业捐助、带来先进的办学理念,把上海的经验“带土移植”到了会泽和宣威,实现了理念融合、项目扶持、教研推动、沪滇一体发展的共赢愿景,让云南大山深处的孩子同样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进入校园,拾级而上,穿过回字形楼宇,踏上通往山顶的柏油马路,在半山腰里,我们看到了学校刚刚建好的194套两室一厅一厨一卫、沙发和淋浴齐备的教师公寓,宽敞明亮,温暖温馨,是心灵栖息的好地方。由于这儿的学生大部分回家路途遥远,只能一个月放假三天回家一次,学生不回,自然得有老师看管,所以学校的饮食起居、人文关怀一般会优于城里,老师们也便能安居乐业了。

        学校有一个400米跑道的标准操场,建在山顶,与县自来水公司毗邻,从教室到操场来回需要走约20分钟时间的坡道,真正体育课堂时间只剩20分钟,校长介绍说:“只要走出教室,就在体育锻炼,山里孩子不缺运动。”确实是这样,那坡道不失为一个体育运动的好赛道。

        下午听课,年轻女老师执教《琵琶行》,从“经典咏流传”激趣导入,到写作手法细节分析,然后用视频琵琶演奏巩固内容,授课思路流畅,课堂气氛活跃,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已是不错。

        评课环节,专家团老师一致让我先指导,盛意难却,唯有遵命。由于从未上过高中语文课,我也算外行,好在千变万变,上好语文课堂的基本理念是不会变的。于是我表达了这样一个个人观点:语文课一定要让学生涌动“几尽寒来望春归”的迫切情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点燃学生好学、乐学语文的兴趣,老师的授课语言是关键中的关键。腹有才华、口吐莲花、笔有芳华、眼有月华、心有中华,这是一名优秀语文老师的高配,在富有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老师面前,学生都会自觉不自觉地“亲其师,信其道”,这种磁场一旦形成,就会产生“无语文不课堂”日思夜想上语文课之迷恋。要想做到这一点,语文老师必得下苦功夫博览群书,善于研究、勤于写作、敢于创新,努力让大语文真正“大”起来。如果一上课就只知道就教材教教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语文课就被教“死”了,学生也会被教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傻”、越来越“单纯”了。

        之后,我又笑着对那几位年轻老师说:“做一名语文老师,容易;做一名好语文老师,不易。只要是个上过学的中国人,都能指得出语文课的长短和深浅,但并非每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都能讲得出语文课的“中国味”,这需要“十年磨一剑”的水平。所以,任重而道远,我们尚得努力,我建议你们去读一读复旦附中特级教师黄玉峰老师的《教学生活得像个人》一书,你们一定会收到惊喜”。

        晚上,回酒店途中,顺道去会泽一中参观学习。这所百年老校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

        学校依托文庙办学,古树成群、古屋连片。这座始建于清康熙60年,完工于乾隆19年,前后历时33年的文庙,一直是会泽一中学子仰望的精神丰碑。

        进入大门,几颗高大葱郁的古槐树在灯光下更显精神。槐树是古代三公宰辅之位的象征,文庙里栽植槐树就是对学子登科入仕的美好祝愿。

        穿过会泽一中的标志性建筑U字楼,踏上泮池和状元桥,我们感受了身为状元或梦想状元的虔诚。泮池和状元桥是文庙有别于其它庙宇的特有设施。泮池之上有一座三孔石桥即状元桥,周雕廿四莲花(寓连连高中之意)。据史载:“在科举时代,童生考为秀才后,须举行隆重的“入泮礼”。他们考中后须穿上蓝色长衫,经过状元桥,进文庙,先拜孔子,再拜先生,方正式成为秀才,踏上功名之路。”

        状元桥周围遍植杉树、柏树,以示“江山永固,万代千秋”之意,昭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的终极目标。

        进入文庙大殿,我们瞻仰到了庄重肃然的全世界最大的孔圣人雕像,我们一一行了拜见礼,并感叹一中学子不浅的福祉,他们每天都可以在圣人的精神指引下勇攀高峰,难怪连年有诸多学子考入清北。

        夜晚参观,限于时间,只好匆匆而过,不得细看,甚是遗憾。

        启示与思考:

        南水北调、东西援建、脱贫攻坚、一带一路,五十六个民族的合和美美、全球命运的休戚与共,都浸润着不凡的中国智慧。上海市“组团式”援滇援疆援藏之策已绽放成满山遍野的格桑花。

        文化自信是一个学校发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文化的学校不可能输出优质的教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