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孩子们的期末考试成绩陆续出来了,肯定是有人欢喜有人忧的,只不过欢喜和忧愁的一般都不是孩子自己,而是操心的家长们。
我发现同事们对孩子各门科目的成绩是一清二楚,而且错了什么题目、怎么错的、为什么错了都如数家珍,然后又焦虑得不行,觉得孩子这里被落下了,那里也没跟上,然后想要安排好多补救的办法,家庭气氛也变得紧张起来,反而是孩子没有那么在乎错在哪了,而是更在意家长的反应。
我感觉这件事情都有点本末倒置了。成绩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它能够反应孩子近期的学习状况,但是最主要的作用还是要明确,哪些知识掌握的不牢固,而这些事情应该是孩子的事情,而不应该是家长的事情,孩子自己要知道着急上火,而不是家长。
这里面存在着一个问题,家长的过度关注会让孩子的主动变成被动,也就是说孩子做错的题目他们自己会认真更正和记忆,这是孩子主动要做的,如果家长过于关注,就变成了家长让孩子去做这件事情,那么性质一下就变了,主动变成了被动,千万不要让孩子的主动变成被动,被动的事情是容易被排斥和被糊弄的,只有主动做的事情才是容易记住和稳固住的。
家长当然可以提醒孩子去关注自己的错误,家长在情感上也可以关心孩子的成绩,这个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家长要是无视孩子的学习成绩,那也不是一个好的家长了,但是心理和表现一定要分开,很多孩子很小就害怕考试,为什么?就是因为家长过于在意考试成绩、过于紧张考试过程,孩子被家长的情绪带着焦虑起来。
所以在对待孩子的考试方面,家长要尽量做到思想上重视,表现上要自然。当孩子想要与家长分享的时候,家长也要配合孩子,但是尽量不要过于干涉,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是家长的事情,怒斥孩子成绩不好、批评孩子平时不学习,意义都不大,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解决办法,做好学习计划才是最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