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萝卜、白菜、豆角、南瓜等蔬菜应有尽有,瓜果飘香,硕果累累,大地微笑着,老百姓也笑在了心里。
丰收的时节,一切却难以消化殆尽,南瓜切成了片,红薯晒成了干儿,地蔓菁也缩起了身子,白萝卜沥干了水分,切成条的豆角也干嗖嗖了,一切都是阳光和风儿合力的功效。因为还有储备粮,这些干的蔬菜便被储藏了起来,以备来年春天享用。
这是一种难得的智慧,这是天时地利人和三方因素的结晶,在阳光和风儿的作用里,水远远逃遁,整个空气里便弥散着瓜果香甜的气息,而且凭空又增添了新的成分,葡萄糖和麦芽糖不请自来,分外憋屈的潜藏在干菜之中,单等来年春天大显身手。
小的时候,立春一过,萝卜发糠了,白菜发干了,即使留下来,却再也难有水灵灵的气色了。干菜便堂而皇之的走进了每一顿饭,初识倍觉美味可口,司空见惯之后,便望而生厌了,丝毫没有好吃可言,并觉得如同难以下咽的鱼羹汤一般。
还是在安阳上师范的时候,奶奶的三弟,父亲的三舅,我的舅姥爷在安阳市区工作。冬天的时候,奶奶经常让我给舅姥爷带“南瓜链子”过去,每每我送到的时候,舅姥爷满脸喜气,笑语盈盈,仿佛闻到了家乡的气息,看到了家乡的情景。多少年过去了,三舅姥爷很少回到家乡,但是,当家乡食物绽放在舌尖的时候,他就想起了旧时的山间明月、清风和太阳的故事来,久违的乡情亲情就在碗中瞬间闪亮起来,鲜活生动起来。
对于干菜,我原先总有一种嫌弃的态度,只觉得和花花绿绿的时令菜比起来,缺少了生动活泼的快感,总觉得那单调的颜色缺少了生命的活力,有点沉闷闷的味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红旗渠大道修成,渠畔路热闹非凡,成为了林州人纳凉休闲的去处,小米饭南瓜汤,糠饼子三干菜,炊烟袅袅,热气腾腾,农家小院,次第开放,宛如渠畔的一朵朵梨花树,和着“哗啦啦”的红旗渠水,汤汤潺潺的奔流向前。
于是乎,依水而居,流水而建,渠上渠下石凳,院里院外人群,一碗稀饭在桌,两根竹筷在手,三餐之时,四季菜蔬,五盘点下,六人围坐,七上八下,九九归一,十分畅快。
干菜成了最受欢迎的时令菜,那酸酸甜甜又散发着清香的味道,攻关着我的味蕾,我的嫌人防线轰然倒塌,竟现出了十二分的欢喜,完全津津乐道于它的美来。太阳的火热,月亮的清幽,山风的轻柔,在舌尖流淌跳跃,舞蹈合欢,一渠碧水在望,满面山坡花红,如此令人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