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年底,家里总要搞一次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新年。
给家里的环境来个大调整,给家庭带来新气象。一家人齐心协力,打扫卫生,这种氛围特别和谐。
《扫除道》作者键山秀三郎以妈妈的心态去做打扫卫生的事,做一个企业的妈妈,开始没人理解,只认为老板无能,做不了大事,哪里知道十年的坚持,换来了企业的发展,这一切都是从打扫卫生小事开始。
我原来不喜欢打扫,更不爱自己动手,听了扫除道,我慢慢地开始去做这件事,现也能静心地去打扫家里的卫生。没想到这次我和老公也一起搞卫生,感觉特别幸福,遗憾地是儿子还没回家。我现在特别渴望一家人这样平平淡淡地过日子。
扫除道作者键山秀三郎的行动令人敬佩,他六十年如一日地践行扫除。他开始扫除,源自两个动机。
一是受父母影响,键山秀三郎父母,不是靠嘴巴去说服,而是做给孩子看。他就是这样被父母潜移默化,被熏陶着。
刚开始,老板键山秀三郎在打扫小便池时,竟有人在旁边小便。老板在楼梯上打扫卫生,员工却从老板手上跨过。他们没有一点敬畏心。他说十年的时间是他一个人在打扫,十年以后,有一两个员工开始帮忙,周围有的员工说,老让老板这么打扫有点不好意思,自己也来吧。
到了大概二十年的时候,整个公司形成了这样的氛围和文化,就是大家都打扫,每个人都要参与打扫卫生。每天都提前到公司,打扫好后,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带过来的早餐,整个氛围特别好。
在二十年以后,人们开始来他们公司学习。到了30年的时候,他们成立了“扫除学习会”。
二是出自想消除“人心颓废”的愿望。
40年以后,整个日本把扫除变成了维护治安的对策,日本哪个地方治安不好,哪个地方的暴走族很多,后来警察说,我不让暴走族进派出所了,跟我打扫卫生。当然很多暴走族没来。但是他们发现,凡是来参加打扫卫生的,凡是蹲在那儿跟他们一起洗厕所的人,后来慢慢地开始醒悟说,“我其实可以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就是我既然能够把厕所打扫得这么杰出,比别人打扫得干净得多,那我一定可以做比别人更好的事。所以,很多人放弃了做暴走族,开始回归到正常的工作当中来。这就是打扫对整个社会的改变。
有很多人开始跟着老板键山秀三郎打扫,他们没有觉得打扫卫生是一个负担,反而觉得打扫了以后,心情很好,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进来。
有一个归案的大盗曾说“这个屋子打扫得太干净了,有一种威严感,我不敢走进去”。
我们的房子打扫得干净,竟然连小偷都尊敬我们,都不敢进来。这就是打扫带来的好处。
当我们身处逆境时,把周围打扫干净,就会给自己一种得救的感觉。
当我们心静不下来,很浮躁时,开始打扫,就可以让认清自己,重新开始。
打扫卫生,真的是救人又救己。
《扫除道》里有一句话,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叫作“百术不如一清”,就是你有各种各样的招,你会各种各样的手段,你不如把一个东西弄得干干净净,你能够把干干净净这件事做到,这就是“扫除道”发挥威力的地方,“百术不如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