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动的阅读一本书并不是了解了一本书就停下来,而是必须能提出评论才算。评论就是在完全了解一本书的基础上,能够对一本书提出回应,对作者所谈论的问题(作者的意图),能整理出自己的想法。(能整理出自己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
2.受教需要:1.努力。2.必须懂得如何评断一本书。(对一本书提出回应,对作者所谈的问题,整理出自己的想法,并且这种想法要有理论基础)。
3.修辞:修辞就是能知道要如何去说服对方。(这也是最终的目的。)
在读者的立场上,修辞的技巧是知道当别人想要说服我们时,我们该如何反应。
在评论的阶段,我们就需要精通修辞,要有礼节。(礼节就是:礼貌和有效的回话)
4.评论立场:我同意、我不同意、我暂缓评论
(毫不理解就同意就是愚蠢,还不清楚便不同意也是无礼)
(暂缓评论就是有些东西还未表达的立场。无论如何,你还没有被说服)
(就算是暂缓评论,对自己暂缓评论的内容是些什么并不明所以的话,这种暂缓的立场也不见得有什么高明)
5.如何对待一些毫不负责的评论(请他重述你的观点,再说明他们的不同意之处)
(很多人对自己不懂的东西表示反对意见,更糟的是,就算他们同意作者的观点,也无法说出个道理。他们的讨论,跟他们的阅读一样,都只是些文字游戏而已)
6.关于“我不懂”也是个很重要的评断,但这只是在你尽过最大努力之后,因为书而不是你自己的理由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有些人赞成或者反对一些自己并不了解的东西)不论同意或者反对,他都应该顾虑的只有一点——事实,这件事的真理是什么?
同意和不同意一是来自人类复杂的天性(人是情绪和偏见的动物,必须用来沟通的语言是不完美的媒介,被情绪遮盖着,被个人喜好渲染者,被不恰当的思想穿梭着)
二是来自知识的不相当。
(排除误解和增加知识就能解决一些争论。)
7.一个读者如果不能区分出知识的理论说明与个观点的阐述,那他就无法从阅读中学到掉下去。无论如何,如果读者的基本兴趣是书籍本身,而不是作者本身,对于自己有责任评论这件事就要认真的对待。在这一点上,读者要就真正的知识与他个人观点以及作者个人观点之不同之处,作出区分。要为自己的观点找出理由。
8.规则9:必须完全了解一本书。规则10:避免争强好胜。规则11:如果是知识上的不同意见,则大体可以解决。如果是有自己的不同意见,则要寻找到理论支持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