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元春:有一总牺牲叫“长姐如母”
汉武帝有个倾国倾城的李夫人,病危之际,汉武帝去探望,李夫人蒙着被子辞谢:“妾长期卧病,行貌毁坏,不可以见陛下,希望能把儿子和兄弟托付给陛下。
皇宫的嫔妃,哪个不是削尖了脑袋往帝王身边凑的?病重的李夫人拒绝了,她怕容颜不再的样子让皇帝厌烦再心生恼意,为了儿子、兄长以及整个家族的荣光,她拒绝了汉武帝。
这得有多理智才能做到如此地清醒?无比冷静的背后,实则是对家人乃至于整个家族,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所做的护航!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不正是李夫人的写照吗?
相比李夫人,贾元春又何尝不是一个心疼兄弟姊妹,又肩负着贾家命运的长姐!
春风老师在《薛宝钗:山中高士,冰雪晶莹》中写道:端午节前夕,元春赐了节礼回贾府,其中宝钗和宝玉的礼物一样,黛玉少了红麝香珠。
想当初,贾元春做皇妃时,过节时仍不忘给家里的弟弟妹妹们准备礼物。虽然她看好的是金玉良缘,与宝玉之爱有所不同,但这是她作为长姐对宝玉最真切的关怀和期待。
当宝玉进来时,元春携手把他揽于怀中,抚其头颈,说道:“比先前竟长了好些……一言未尽,泪如雨下。
这是元春省亲时,在看到宝玉的那一瞬,自然流露的情感。“携、揽、抚、说、下”,一系列的动作,像极了多年没见过自己孩子的母亲!都说长姐如母,在自然情感的细节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她贵为皇妃,高高在上,但她仍是那个心疼弟弟的长姐。久居深宫,几年不见,弟弟长得很高了,是欣喜,是欣慰,甚至是喜极而泣!
元春是个有责任的女子,她爱长辈爱弟爱妹,才貌并全,但她也有致命的弱点。
做为皇妃,在她省亲时,还是应该谨言慎行的,“那不得见人的去处”之类的话还是不说的好。皇恩浩荡,天下为尊,这类话岂能张口?!虽然,那是她的真心话,她也只对家人说,但隔墙有耳啊,谁敢保证身边没有“小人”呢?对皇帝而言,那话显然是迕逆的,是能触怒龙颜、冒犯天威的!
元春省亲后不久,就有太监前来敲诈贾家,如此看来,此时的元春已经失势。
元春作为贤德妃,受万人敬仰,这说失宠就失宠了,如春风老师所说,是高处不胜寒哪!
回想当日省亲时,元春见到亲人的数度落泪。
一哭没有自由身。一入宫门深似海,那是个“不得见人的去处”。
二哭没有天伦之乐。好不容易获准省亲,与父母亲人相见,却以君臣之礼相待,明明站在眼前却如隔千里。
三哭没有温暖。一个深宫无子无女的女人,想在勾心斗角的皇宫中生存下来,谈何容易!
即使如此,元春省亲的七个小时过去,她还得回到那个“金丝笼”。她皇妃的身份肩负着家庭的荣辱,她得宠则贾家兴,她失宠则贾家衰,正所谓成也元春败也元春。孱孱弱女子,肩负着兴盛家族的重任,你说沉不沉?!
从元春的数度落泪不难看出,她在皇宫中的日子并不好过。表面的荣光背后暗藏着无数的辛酸与孤独。
这世间的付出本身应该是珍惜与被珍惜,元春和家人之间应该是依靠与被依靠,温暖与被温暖。
事实并非如此。贾家那么大的摊子,纵观荣宁二府的老少爷们,哪个男人是撑得起门面拿得出手的?
贾赦一大把年纪还想纳鸳鸯为妾,为了石呆子的二十把古扇,把人家搞得生死不明;贾珍为了给儿媳办葬礼,动用了义中亲王老千岁的棺材,然后在居丧期间聚赌嫖娼;贾琏为了金屋藏娇,惹怒凤姐闹出人命;集万千宠爱的宝玉不想读书,只喜欢泡在胭脂堆里……
家里的老少爷们,哪位是个省心的主儿?!
可怜元春一介孤苦女子,成了一大家人乃至于整个家族的靠山!而贾家众多的老少爷们,却没一个有卓越的成绩,能成为元春的靠山!
贾府斥重金修建奢侈壮观的大观园,其亭台楼阁之多,奇花异草之盛,真如那“天仙宝镜”的名字一般,如同人间仙境!
为迎接元春省亲,贾家太过高调太过张扬的举措,成了贾家败落的“追命符”。修建如此富丽堂皇的大观园,会让多少人嫉妒眼红啊!“人怕出名猪怕壮”、“树大招风”,这些千百年来流传的古训自有它的道理,可惜贾家没引起重视。有皇妃撑着,贾家很“飘”!
贾珍说:“再两年再一回省亲,只怕就精穷了。”
由此可见,当时贾家的繁华,其实是虚假的繁华。只凭一个皇妃娘娘撑着门面,实则一窝子的烂泥巴扶不上墙!
贾家表面繁华的背后,实则是多么地捉襟见肘!
元春省亲后不久,贾家就开始败落。其实有一种可能,是皇上己经掌握了贾家的某些“证据”,借着元春省亲的机会,探一探贾家的实底,让贾家的奢靡尽情地展露。他们堪比“神仙”的生活成了贾家衰败的催化剂,加速了贾家的土崩瓦解。
关于元春“突然”的死,人们觉得很蹊跷。“虎兕相逢大梦归”,有人说是她和皇帝生肖相冲所致,但我更相信她的死与两派的政治斗争有关,贾家占了其中的一边,而元春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这是红楼十二曲中的《恨无常》。从这里不难看出,贾元春当时的处境十分艰难,此时的她或许已被囚禁,既出不了宫门也没个带话的人,只能望着遥远的家乡感叹,心里的万般无奈和心急如焚还有谁懂?!
眼睁睁地看着事情发展到万劫不复,自己却无力扭转。爹娘啊!希望你们别再往荣华富贵里瞎折腾,告老还乡也好归隐也罢,早做打算,尽可能地保全贾家,以免将来落得覆灭的下场!
作为贾家长女,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她都担忧着一家老小以及整个贾家的命运。元春的泣血悲劝,让人读着禁不住潸然泪下!
“荡悠悠,芳魂消耗”,则暗示了贾元春的死,很可能是白绫赐死,印证了“伴君如伴虎”的悲哀。好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从此香消玉殒。
像是一树梅花,经过萧瑟的秋天,迎雪而舞,在寒风中吐露生命的清香。
贾元春的一生,如那树迎雪而舞的寒梅,极尽地吐着生命的芬芳,直至生命消亡。
弱女子大担当。可叹!可惋!更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