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页:全书
书摘:
大学生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
究竟什么才是这个时代的人才价值呢?答案只有一个:用一种不会遗忘也不会过时的能力去解决Google和百度解决不了的问题。
罗素说:“能够教的学生不信,就成功了。”要想成才,首先就要用一种怀疑的姿态读大学。不管教材上的理论多么主流,不管老师的观点多么权威,你在接受他之前都有画上一个问号。
哈维尔说:“我不采纳任何意识形态或教条教义,不管是左派的还是右派的,以及其他任何对于这个世界封闭的,事先准备好了的推论体系。与此相反,我总是试图独立得去思考,运用我自己的理性权利,我感到自己随时准备吸收新的观念和将它们纳入自己的世界图景。”
读大学不只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做一个更有用的人,做一个有品味的人,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做一个有尊严,有思想,不但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且能够帮助别人改变命运的人。
大学必做的三件事:读书,带着思考读书,带着思考读很多很多书。
不但有渊博的知识,有原创性,奠基性,开拓性,前沿性的学术成就,还能做到文以载道,是知识和品格完美结合的代表,是知行统一的典范。
你在家里可以请到家教,却请不到大师,你可以买到很多书,却买不到图书馆,你可以找个陪读的书童,却找不到和你交流辩论的那群同学。
无组织,有纪律。
感受:大学表面上看只是一个教育场所,与中学小学除了大小貌似别无二致,但是,现实是,在大学,你经历了你青春最黄金的部分,你将在这四年,遇到在别的地方遇不到的大师,读在别的地方买不到的图书,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讨论交流,没有更多的社会压力,但需要你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是你成为一个独立的成人不可或缺的阶段,但,值得注意的是它并不是一个人实现自己的必经阶段,所以,大学生活,我认为,应该是一个人的一部分,如果一个人上大学,却把大学当做自己的全部,不想别的,那大学就像嵌入他生命的部分一样,那么刻意,那么违和。我们看待人生亦是如此,不要为了什么明确的目的一头栽进一段时间或生活,功利的目的性让你失去柔软,失去灵活,甚至失去自我。没有什么事必要的,只有什么事最适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