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成百思不解,三河大捷之后,他就再也打不赢湘军。太平军人多势众,陈玉成也全力以赴,终究改变不了败局。
1851年,陈玉成参加太平天国,年仅14岁,却非常勇猛。运输后勤物资,还是冲锋陷阵,陈玉成从不让上司失望。
1852年12月,太平军首次攻克武昌,林凤祥组建“敢死队”。陈玉成第一个报名参战,带兵从缺口冲入,名声大振。
1854年,韦俊第二次攻打武昌,派陈玉成率精锐攀登城墙。太平军如同天兵降临,清军阵脚大乱,韦俊拿下城池。
湘潭之战后,陈玉成在黄梅、蕲水设防,与罗泽南、李孟群、李续宾厮杀,阻止湘军东征九江,牵制了湖北清军主力。
1855年,秦日纲反攻武昌,韦俊指挥攻城,陈玉成依然是前锋。太平军再次攻克城池,打开西征新局面。
1856年,秦日纲东征,救援镇江。陈玉成驾驭孤舟,冒着枪林弹雨前进,入城与吴如孝商议,终于摧毁“江北大营”,江苏巡抚吉尔杭阿自尽。
天京事变后,“首义五王”时代终结,石达开率10万兵马外出。此时,太平天国没有多少精兵悍将,清军则趁势反攻,局势不容乐观。
至此危难之际,陈玉成在安徽招募士兵,加上石达开留守宁国的部分兵马,陈玉成拼凑出一支2万人的队伍,攻入湖北。
此时,陈玉成的对手是胡林翼、彭玉麟、杨载福、都兴阿、李续宾、鲍超、李孟群、多隆阿等猛人,且湘军水师优势明显,粮饷充足。
士兵不精锐,粮食也不多,弹药更是缺乏,武器简陋,却不影响陈玉成发挥。黄梅之战,陈玉成多次击败湘军,虽说后来退回安徽,却让这些“新兵”得到了锻炼。
从黄梅出来后,陈玉成率兵攻打桐城,援助李秀成。此战,陈玉成一举打垮秦定三军团,6万清军溃败。“捻军”见陈玉成、李秀成获胜,纷纷率部归顺,太平军气势高涨。
桐城之战后,陈玉成便长期在东线、西线来回转战,从未得到休整,却连连取得胜利。1858年三河之战,陈玉成以疲惫之师,结束浦口之战后,立刻投入皖北。
李续宾,湘军第一悍将,在三河镇败亡,6000精锐覆没。接着,陈玉成南下攻打舒城,又消灭留守城池的一千多湘军,安徽局势一片大好。
三河之战,是陈玉成军事生涯的巅峰,此后开始走下坡路,再也打不赢湘军。
二郎河之战、小池驿之战、挂车河之战,陈玉成已经非常接近胜利,却无法翻盘成功。尤其是小池驿之战,陈玉成已经困住了鲍超,有望将其消灭,结果被胡林翼破局。
安庆之战,陈玉成全力以赴,城池陷落前一天,还猛攻湘军营垒,却无法突破“吉字营”防线,没能给城内守军运输物资。此战,陈玉成的精锐损失殆尽,元气大伤。
1862年,陈玉成困守庐州,内无粮草,外无援兵,陷入绝境。不久,陈玉成突围而出,投奔苗沛霖,不幸被擒拿,受凌迟而死。
那么,为何三河之战后,陈玉成表现不佳呢?很简单,“封地制”下,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等诸侯不能拧成一股绳,各自为战,无法破解湘军的“堡垒战术”。
李续宾败亡,主要原因是违背了胡林翼的“堡垒战术”,直接跟太平军交锋,而是打持久战,凭借水师、后勤优势,与太平军拼消耗,拖垮对手。
胡林翼“丁忧”回来后,严格推行“堡垒战术”,步步为营,与太平军争夺沿江要塞。太平军没有水师,也缺乏足够重武器,难以摧毁湘军防线。
要想获胜,太平军只能跳出“内线”,将战场转移到湘军后方,采取“围魏救赵”战术。如此,就需要各路兵马协调行动,要有大局观,而不是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但是,封地制下,太平军做不到这一点。三河之战后,陈玉成多次失败,与李秀成不配合关系很大。例如,陈玉成西征武昌,李秀成慢悠悠行军,计划失败。
陈玉成在安庆拼杀,与湘军主力决战。此时,李秀成驻扎苏州,酝酿第二次东征江浙,而不是救援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