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买车的时候,儿子车里放的音乐,是歌词一个字都听不清的所谓rap。
今天见阳光特别好,就想着带狗狗去稍微远点的地方见见世面。
一上车,儿子打开音乐,居然是仿若高山流水般的古筝纯音乐。
其实我是不懂音乐的。对于音乐,也没有什么喜欢不喜欢。但如果是在音乐中有所选择的话,我是比较偏向于那种民族乐器演奏的纯音乐的,如葫芦丝,古筝,笛子,二胡啥的。虽然我啥也听不懂,但就是喜欢那种“调调”。
至于我所说的那种“调调”,也不知道在音乐界称之为啥,节奏?旋律?还是……?反正我也想不起来能叫个啥,就自认为称之为“调调”比较合适。
记得儿子放rap的时候,我坐在副驾,娘俩时常闹得不愉快。大多时候都源于我的“多嘴”:比如在右转的时候,叫他不要太快,以防电动车抢红灯;在和其他车并排时,又叫他适当减速,以防对方随意改道;尤其是在他和前车距离比较靠近的时候,总是叮嘱他不要跟的太近,等等诸如此类的常识。
说得多了,儿子自然就烦。于是,每次娘俩一起出去,上车前,儿子都要再三嘱咐,叫我不要多话,否则就不出去。我也跟一个听话的小学生一样,答应的很好。可是一上车,依然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以前在儿子放rap的时候,刚开始,听着那丁零当啷,舌头都捋不直的快速讲话,我可能是有些不怎么待见的。久了,也就没有什么感知了,也就是说,放不放音乐(rap),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样。
可是今天一上车,儿子打开音乐,即便对音乐没有敏感性,我也在第一时间发现儿子换了音乐。而且心底还隐隐略过一丝欣喜,嘴上也不由自主地问了出来:“你换音乐了?你的rap呢?”其实我这样问,是有点儿调侃带挑衅意味的。因为曾经他的rap,是遭过我的鄙夷的。
很明显儿子听出了我的言外之意,但好像他心情很好,并没有回怼,而是很认真的解释说,这种音乐听着挺舒服的,所以就换了。
不知道是音乐的作用,还是因为狗狗胆小,今天是第一次坐车,我带它坐在后座的原因,反正今天什么红灯啊,电动车啊,还是改道啊,担心追尾呀等等,通通都抛诸了脑后。人也格外的放松。
后来我想,其实更多的,可能是我的内心里,对儿子的一种信任,一种认可吧。因为在以前他放rap的时候,或许在一个母亲的眼里,那样的儿子是浮躁的,是不成熟的;而现在的古筝纯音乐,会不会让儿子的性格,变得如我所期望的那样,沉稳而冷静了呢?
儿子沉稳冷静了,做娘的自然就不用紧张兮兮的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