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克
四句废话:
1,
武功秘笈是死的。
试问世上有谁的武功真是来自武林秘笈?
实践先于理论,
实践也优于理论。
我对待案例的态度是基本伪认识,
我对待方法论的态度是不如没有。
2,
一个人武功能有多大成就,天生就是注定了的,后天苦练并无用处。
好比画画一样,主要是天分。
否则你纵然练死,也只能得其形,却得不到其中的神髓。
所以千百年来,王羲之吴道子这种人也不过只出了一两个而已。
看看今天我们周围这么多的大师艺术家,就像看猴把戏。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满坑满谷的,百分之九十九,不过是手熟而已的匠人。
比如紫砂壶的大师就多如过江之鲫鱼。
3,
这几年什么微信营销大师什么移动互联营销大师层出不穷,
这诈骗业门槛也太低了。
酒界茶界那么多的品鉴大师,以后出门别装B,装B必被捉。
如今又冒出那么些个“小平”。
4,
人类在处理复杂信息呈现出不可救药的不一致性,当人们被要求就同一个问题做出多次判断时,他们经常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一个简单的公式或者系统往往比人类,甚至是专家的判断要来的靠谱的多。
—个有趣的例子是人们对于红酒质量的鉴赏能力。
全世界有数以万计的品酒师,他们以品尝红酒并给出自己对该红酒的质量判断为业。
罗伯特在该领域做过不少研究并得出结论,品酒师们对红酒的鉴赏没有丝毫一致性。
2012年罗伯特分析了 13个美国红酒大赛中的4,000 种入围酒种,发现有高达84%的红酒在某些大赛上获得金奖或者银奖,而在其他大赛中颗粒无收。
最令人惊奇的是,品评这些红酒的评委们是同一批人。
普林斯顿的经济学教授Orley曾经提出过一个红酒质量预测公式:红酒质量=12.145+0.00117×冬季降雨量+0.0614×生长季平均温度-0.00386×收获季降雨量 该公式被所有的品酒行业专家嗤之以鼻并长期攻击,但其对红酒质量的预测准确度却出奇的高,超过了很多知名的职业品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