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方平春怨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方平,河南洛阳人,生卒年不详。开元、天宝人士。一生隐居不仕。工诗赋,善画山水。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鉴赏:这首春怨诗,意在写宫人色衰失宠,春暮而生怨思。失宠宫人从纱窗上见日影渐渐落下,到黄昏时分了,渲染凄凉气氛;在寂寞无人处,因伤感悲戚而满面挂满了深深的泪痕。屋内无人,固然显得凄凉,但若有温暖的阳光照射,或许也能消减几分妻清。然而,随着纱窗日落、黄昏降临,屋内的光线变得越来越昏暗,更增凄凉之意。
第二句中,“金屋”两字尤可玩味,当年汉武帝宠爱陈皇后,誓言愿意以金屋藏之。这位宫人住在金屋,可见曾经受过宠爱,而今君王不再眷顾,故心落泪。二字点明地点是在深宫中,诗的主人公则是幽闭在宫中的女子。“无人见泪痕”,可能具有两重含意:一是其人孤处一室,无人做伴而心生寂寞,不禁落泪;二是其人极其孤独,纵然落泪也无人得见,自然也无人同情。泪而留痕,则说明其垂泪已多时。这一句总共只有七个字,却将诗中人的身份、处境以及“怨”情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句也是全诗的中心句。
春晚满庭空寂,一任洁白美丽的梨花飘零洒落一地,宫人自嗟薄命,不忍见花之零落成泥,故深掩朱门。末句“梨花满地不开门”,既直承上句,是“春欲晚”的补充和延伸,也遥遥呼应第二句,对人泣与花落两相映衬。诗淡淡地写来,不诉说幽怀,在平常处见精细,而春怨自现,深曲委婉中余味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