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人家子弟三不幸,我也有三不幸

古人说人家子弟三不幸者:

1)处富贵而不习诗礼,一不幸也;

2)内无严父兄,外无贤师友,一不幸也;

3)或父早丧,而无良母以训之,一不幸也。

说得甚有道理,就连孔子都说“富而无骄”,“未若富而好礼”。礼,指周朝三代礼乐,实乃处事法度,为人准则。出自军功的钟鼎世家,虽封侯封爵,然却不比书香门第有声誉。晋、徽之儒商,大概尤重“富而好礼”。

严父慈母,父亲对子女要严教,实也;母亲对子女要慈爱,虚也。父唱红脸,母唱白脸。红白相间,虚实结合。恰到好处,必出男龙女凤。长兄如父,兄对弟也必严教。父严兄悌,必有对父言孝、对兄言恭的好兄弟。兄弟是臂膀,姊妹是手足。兄姊乃弟妹榜样模范,亦家教之开路先锋,样样必学仁,般般须守礼。父母乃家教之殿后主帅,必运筹虚实之教于帷幄之中,须决胜于千里之外,养育出“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桂子兰花来。

朋友虽在儒家五伦之外,然在佛教六伦之中。二月为朋,双手为友。复杂的社交圈子里,不能没有朋友。朋友是人生调剂,或调好自个,或调坏自个,或调得不好不坏而处中。亲贤朋、远恶友,此夫子择友之道也。子曰:“无友不如己。”择友为从学,择交不如自个的朋友,则无从学之必要。对于花朋酒友,自当远离。君子之交淡如水,秋菊春兰德馨香。

在古代,幼年丧父,极不幸也,“无父何怙”!?孤儿寡母,度日如年。仲尼幼失怙,却为大圣,万世师表。孟轲早丧父,孟母为择好邻而三迁,终使孟轲成为一代亚圣。贤母可替父严训子女,必求桂子兰花于贤妻良母门下。称女人为“太太”者,必具周朝三太之盛德,三太尤重胎教而育子,太姜诞季厉,太任诞文王,太姒诞武王、旦公。三太诞三圣,开创奠定了周朝家八百年封建制基业。此乃“太太”一名由来。父丧母贤,必训子女成龙成凤。若母不贤,弃子女而再醮,遗孤则无人训导矣。所以说,女宁无咏絮才,而不可没停机德。女子无才便是德者,此之谓欤。今之离婚者,比比皆是,对子女会造成些许不良影响。同样,母丧更堪怜。父再贤,然在生活上对子女周顾不到慈母般的入微至深。幼丧母者,往往满屋狼籍,衣褴饭粗,家无烟火味,“无母何恃”?!宁无严父,万不可无慈母。父若不贤,续弦宠妻,子女遭罪。幸福家庭,严父慈母,高声细语,桂子兰花,桂馥兰馨。

古谓人家子弟有三不幸,我亦有三不幸也。

1)初读书而多疾,一周三四日抱恙在家,导致至今中小学课本所载诸字不识,一不幸也。

2)尤爱秦韵而不暗音律,自幼干吼秦腔而唱不入板,至今仍摸不准腔调,一不幸也。

3)习内典、工诗,而未从师,胡乱自娱,导致文不达意、诗不和韵、师出无名,只落得个天然外道,一不幸也。

人生不幸,十有八九。只能把不幸作幸用,以不幸克不幸,以弥补憾恨。书此,不妨付之一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