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这样一个计划,为了更好的迎接下一届学生,在我的语文课堂上,需要把原来的日记变为日更,这样就可以“教学相长”了。
从周一到周日,我写七天,孩子们只完成双休日两天,我的日更在简书,他们的“日更”在博客,这样我们就可以有一个共同的家园了,我把自己的简书转发到班级博客。
这也是吸取博一班的教训,班级史的建设必须在整个班级发展的过程,而不是到了最后,来一次集中“补课”,把所有的资料传上去,呈现出来的东西没有成长性。
班级博客要在七年级开始,这里除了日更,还可以进行读书交流,以及在家里学习的场景照片和生动视频,每个帖子下面都允许家长点评,但是不对外。
刚开始可以限定在语文方面,等大家习惯了,其他学科的也可以有所体现,只不过要保证仅仅讨论知识,其他方面的内容要及时清理。
假期里,学生的日更也要每天完成,如果可以,找出学生进行负责,进行日更打卡,也许还可以专门设计话题,比如说一起读《论语》,进行阅读交流时,日更字数相对自由一点。
七年级上学期主要是养成习惯,帮助大家适应这样的生活,因此规矩一定要制定出来,允许退出,也要保持清除制度,一旦清除,或者是退出,班级博客永远就不允许再参加了。
退出需要写出书面申请,这个书面申请,将作为最后一次日更,在班级博客上呈现,当申请通过,该生家长也要退出博客,以保证其他学生和其他家长的权利。
说到了权利,日更内容在七年级,至少是七上,没有我的同意,不允许向外转发,尤其是学生的文字,必须严格保密,这样才能行稳致远。
还有一个内容,也要借助班级博客,把我们的诵读视频和运动打卡,也要分门别类的保存下来,为以后的继续发展创造基础,同时增加历史价值。
根据我现在的思考,日更是班级博客的核心,一个学生一周两篇,五十个学生就是一百篇,既然是日更就没有了精挑细选,这和作文作业的上传不一样。
每篇日更的字数,也一定会做出限定,不过只有最少多少字,七年级上学期不低于三百,到了下学期五百,到八年级六百,这个最低字数会保持到毕业。
为了和学生一起进步,我的日更依然是千字文,每天两篇应该能够实现,如果不行,我就必须保证一篇,必须保证和学生坚持三年,这是我继续进步的挑战。
对不同的日更进行标注,可以采取红黄蓝不同颜色,然后也要加上分数,家长参与一次,给自己孩子点赞一分,给孩子同学点赞两分,点评翻倍。
忽然,有点想直接放开博客了,但又怕太喧嚣,很多孩子坚持不下来,不如和家长朋友来个约定,可以有限度的放开,让我们的日更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