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中办、国办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党内法规,要扎实有力推动落地见效。
结合《若干规定》内容,本次整治基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积弊,首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从基层干部最关心的绩效考核、人员借调、会议、文件、创优争先活动入手,条条切中要害。
某部门为落实中央“为基层减负”精神,要求下属单位层层填报减负清单,使得基层干部疲于应对。为了宣传减负精神,基层干部没日没夜的写各种宣发文章,文章空洞不谈,减负反而变相增负。针对文件制定环节,《若干规定》进一步指出政府文件制发环节要严格评估,确保与基层减负相一致。
基层减负最大的阻力在于上级部门某些领导的唯政绩论,为了能更进一步,对下级部门提出不合常理的绩效考核,甚至创造出千分制,小数点五六位等奇葩考核办法。
说到底,为基层到底减负没有减负,上级部门是清楚的,无需基层上报减负清单,也知道哪些负担减下去了,哪些负担依然还压在基层头上。减负清单不仅没有起到减负的作用,反而增加了基层干部负担,报送减负清单这种现象暴露了当前工作中客观上依然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
如何去整治这种长期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厘清权责,完善权责体系,激励关怀深化严管厚爱。基层干部日常工作细碎繁琐、千头万绪,还要随时接受上级转发过来的任务,属于和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事情都受到摊派,职责权限不清,许多基层干部不堪重负。要建立权责明晰的职责清单,向基层干部赋能,推动更多社会资源、管理权限和民生服务下放基层,基层干部根据划分条块事权来理顺职责关系,让基层干部履职有据可循,让基层治理责任分明、有序运转。基层干部任务重、压力大、待遇低、出路窄,不仅要松绑减负,也要关怀其身心健康。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认真落实中央“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完善澄清保护机制,大胆使用扎根基层、认真履职、踏实肯干的干部,强化人文关怀,“数据多跑路,干部少跑路”,解放双手,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让基层干部“敢为”“愿为”“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