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分享的文字,与父亲有关。
我从来没有写过关于他的文字。每次脑海里都会漂浮回旋无数个字符,但真正坐下来,生硬的怯场感便扑面袭来。
越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人,我越是怕记录。但今天,我想说说父亲,和他的乡愁。
事情起因于一档电视节目。
昨天晚饭过后,我跟父亲难得坐在电视前,看了两个小时的《中国诗词大会》。这是央视的一档文化益智类节目。
“哇,太牛了。”
“你知道下一句是什么吗?”
“你猜这一次有多少人答错?”
我和父亲一边感叹选手丰富的诗词储备量,一边乐呵呵地猜每次答题百人团里有多少人会被击败。
“古诗词真是太美了,将来也要让榕榕(我妹妹家宝贝)多背,不能忘了老古人的根。对了,你说,以后究竟该让你弟家孩子在哪儿上学。”快看完的时候,父亲突然有点愁眉苦脸地望着我,冷不丁地说自己很发愁。
我噗嗤一下乐了,别杞人忧天了,弟弟家孩子还没出生呢。
“不早了。我其实很担心。如果将来从小在郑州上学生活,他们对家乡就没有多少感情。如果将来在老家上学,成长在这,可以认识很多老家的人,对老家至少还是有感情的。”
“现在坐车干啥的都多方便,再说迁徙这么快。不比从前了。”我有一搭没一搭接了句话茬。
“不一样,还是不一样。没根儿了。”父亲摇摇头,从凳子上站起来,坐在沙发上。
我愣了一下,晃过神来,才觉得自己回答得多么敷衍,多么潦草。
我开始有点恼怒自己。这已经是父亲在两天时间里第三次提及这个话题了。
父亲眼里的根,是那故土的芳香,是乡里乡亲的照应,是祠堂里的一声叩首。
父亲少小离家,走南闯北打拼几十年,早已脱离农村。但在他眼里,祖国的大好河川比不上老家土屋前的孱弱小河,如画的风景也就那么回事,远没有村落里的野花野草来得清新脱俗。
每年父亲都会回村里时不时看看。回村路上经常碰到熟人,父亲还跟往常一样,没任何架子,停车熄火下来,跟这个邻居二叔那个隔壁大爷让两根烟,寒暄几句唠唠嗑。
去老宅转悠转悠是父亲的“必备课”。老宅荒废多年,紧闭的门锁总是铁锈斑斑,不大的院子里显得异常落魄,地上铺满了发黄、软不拉几的叶子。踩在脚下,叶子瞬间碎成了粉末。
父亲闲不住。只要回到院子里,他一定会妥妥地开始拾掇。把柿子树和核桃树修剪修剪枝叶,把树下的叶子归拢到一起。又或者爬上楼顶,看看蓝砖红瓦,眺望一眼村里升起的袅袅炊烟。又或者摩挲着越来越茂盛的香椿树,发一阵子呆,感叹一两句。
香椿树的树泾有碗口那么大。印象中,从自己记事开始这棵树就在,只不过当时还是一颗小树苗。每年正月十六,父亲都会早早叫醒我们姊妹仨,让我们一个一个围着香椿树转圈,一边转一边念叨“椿树长椿树长,你长高我长长…”
老宅里承载了父亲所有年轻的回忆。
老宅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我妈说,那时候家里穷,老宅所在的位置还是个大坑,父亲硬是赶着家里的吽(一种农村常见的牲畜),从河边拉了一车又一车土,不分白天黑夜,把大坑填平后,才开始打地基。
“为了填平大坑,你爸瘦了一圈。最后也累坏了那头吽。有一次赶它上坡,它突然跪下,再也走不动了。从此,你爸把它拉回家,再也没使唤过,伺候到老。”
多年过去后,我妈说起这段往事,还是忍不住。
父亲用一人之力,一砖一瓦地盖起了老宅。
在老宅里,我们姊妹仨相继出生。从咿咿呀呀学语到蹒跚走路,母亲担负起悉心照顾儿女的重担。父亲则心无旁骛地走南闯北,挣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父亲在老宅里学会了怎么做一个合格的丈夫,做一个尽责的爸爸,学会了继承家风祖训,老实善良地为人处世。从男孩到男人,老宅见证了父亲的青春,拥有他全部的生活经验和记忆。
“没觉得以前的日子有多苦,那都是甜的,现在想起来也是。”父亲说,没心思去喊苦叫累,整个脑瓜子想的都是如何进步,如何挣钱养活一家人。
他立志要做的,就是要改变家庭现状,让妻儿过上好的生活。
简单而淳朴的理想。几十年过去,即便现在生活好了很多,父亲的想法依旧根深蒂固。
也许年龄渐长,父亲越来越经常提到老家,说到老宅,他特别担心我们会忘记。
事实上,他的担忧不无道理。我像父亲一样,少小离家,只身前往郑州读书,一走就是十几年,后来又到北京打拼。离老家的距离越来越远,记忆中的老宅也越来越模糊,不过,情结总是难以割舍的。
贾平凹说,家乡对我们的影响,就像乌鸡的乌,那是乌到了骨头里面的。可是如今的老家,成了我口中常说的旧词。我对它的记忆,永远停留在年少无知时的那几年。老宅似乎尽在眼前,却又触不可及,偶尔过过嘴,变成茶余饭后的一声喟叹。
“你知道为啥要举办诗词大会么?”
“为啥?”
“你们不能漂,就是生活好了,提醒你们别忘了以往啊。你啊,别忘了乡音。”
“哦。”
父亲走进卧室,留下我一人呆坐客厅,恍若隔世。关上门那一刹那,我说不出话,只知道,嗓子眼里有东西在蠕动。
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欢迎分享转发,也欢迎关注微信公号“闲不住的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