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时机,削弱齐国(一)
秦国攻打韩魏,取得了不小的战果,一方面打出了秦国的威风,达到了锻炼秦国年轻将领和兵士的目的,另一方面进一步削弱了韩、魏的实力,彻底将这两个国家变成了自己的小跟班,从此不敢造次。但是,接下来该怎么办呢?一个新的问题再次摆到了魏冉的面前。
其实还是有几种选择。一个是继续攻打韩魏,以致灭国。虽然在战斗力上,做到这一点并不难,但是秦国明白,坚决不能这么干。在战国中后期,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强大,也可以欺负周边的国家,但是绝不能攻灭其他国家。这是当时的潜规则。虽然秦国对韩魏具有绝对的军事优势,但是一旦对这两个国家开展灭国之战,原本中立的那些国家便会改变立场,不断援助韩魏,形成连纵之势,群击秦国。
为什么会这样呢?也很简单。战国各个国家都在不断的参与各种战争,他们亲眼看到了各国的兴衰成败,而这一切往往发生在旦夕之间。所以当时每个国家都有着较强的忧患意识,谁都不敢确认自己国家的未来的走向。但是似乎有一点很明确,保持现状的国际平衡,似乎对大家是最好的。那些没有进取心的国君似乎并不在乎国家长足发展,而只是注重眼前的安乐。大家都沉浸在一个美梦当中,哪怕兵临城下,只要一直打别攻破我的城门,那我也享受这此刻的国君特权。这就是但是的基本状况。
但是,大家允许做梦,但是不允许有人来搅局,打破这场梦。一旦某个国家被攻灭,其他的国家马上就会躁动起来,他们立刻会意识到,这个梦做不成了,因为下一刻屠刀可能就会砍向自己。所以,为了能够重新获得平衡,再重新睡上一个安稳觉,也要联合起来,围剿那个搅局者。就算弄不死他,也要让他大伤元气。
秦国的统治者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他们一直是战国的时期的搅屎棍,秦国是棍,而那几个国家是屎。秦国是要打碎其他几个国家的美梦的,但是现在他们还没有这样的能量。那应该何去何从呢?
当时可能最让秦国头疼的国家应该就是齐国和赵国了。齐国一直是一个可以和秦国势均力敌的国家,齐国发动的几次联合军演也是深深震撼了诸侯各国。而赵国经过赵武灵王改革和不断征伐,战斗力也已经是今非昔比。秦国若想进一步获得对他国的优势,就必须削弱这两个国家的实力。该怎么做呢?
历史真的是很有意思,一场战国时期最为隐秘和最为烧脑的阴谋慢慢阜浮出了水面。本来应该在这场诡诈大戏当中扮演龙套决策的秦国,反客为主,攫取了这次历史事件的最大的果实。我们先从秦国角度,一点一点揭开这场阴谋的面纱。
话说魏冉执政之后,深深的感觉到齐国和赵国对秦国的威胁,所以他一直在寻求突破口,削弱这两个国家的实力。当然,这两个国家当中,魏冉更加痛恨齐国。一是齐国曾经帅兵攻打函谷关,使秦国颜面扫地。二是魏冉一直想把宋国的陶邑收入囊中。陶邑这个地方十分富庶,春秋时期范蠡辞别越王经商,获得巨额财富的地方就在这。
但是齐国一直对宋国虎视眈眈。这样魏冉十分不快和担忧。所以,魏冉一直鼓动赵国和齐国敌对,希望通过赵国的力量削弱齐国,齐国削弱了,对宋国的威胁也就解除了。但是,当时在赵国内部也分为两派。一派主张攻齐,一派主张和齐。攻齐一派除了受到秦国的鼓动,还有当时任魏国国相的孟尝君。孟尝君被齐王罢相后一直耿耿于怀,在担任魏国国相后,他曾经多次联络诸侯准备伐齐。但是当时赵国掌权人李兑却是和齐的,并不是说他有什么更高的见解,而是齐国曾经承诺给李兑一份私产作为交换。在利益的驱使之下,李兑为齐赵两国和平共处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最终,赵国的主和派占据了上风,魏冉的算盘落空了。
那怎么办呢?既然弱齐不成,那就调过来联合齐国攻打赵国。魏冉就是魏冉,脑子转的果然快。那怎么实现这一目标呢?魏冉回想了一下老前辈们的光荣事迹,最终决定张仪附身,以三寸不烂之舌,不出一兵一卒,搞他个天下大乱。
魏冉先是提议让秦昭襄王称西帝,再派使臣鼓动齐国称东帝。这样可以到好几个有利于秦国的目的。第一是秦王称帝,就高其他各国一等,自己就会很高心,同时会很感谢促成此事的舅舅魏冉。君臣一团和气,有利于秦国的团结。第二,如果齐国也称帝,那么秦齐联盟的事实已经达成,对秦国下一步攻城略地的军事扩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秦齐称帝,对齐国的不利影响大于秦国。秦国位于西部,一直不被中原诸侯所认同,就算称帝,其他各国心里不服,但是也能通过骂一句“土老帽,不懂规矩”这样的话,解解胸中的怨气。但是齐国不同。齐国是中原当中老牌的和最重要的一个国家,无论是文化、经济和军事,都是中原各国的领跑者。如果他称帝,围在它周边的国家就会不爽,以前吃饭称兄弟,给你个上座也就算了,现在吃饭称父子,你这是不要脸还是不要命了。你这是要闹哪样,是不是看我们不顺眼,下一步要灭了我们。对于存亡的忧虑,必然会引起各国对齐国的进一步不满,甚至是军事反抗,作为二流国家的赵国肯定会首当其冲。
这个计谋不可谓不妙,而且也很隐蔽。如果这一计策得到实行,后果不堪设想。齐国与诸侯国家之间必然产生嫌隙,而其中作为最强实力者赵国必然发难。魏冉正好借此机会,联合齐国打压赵国。待收拾了赵国后,秦国拍拍屁股走人,而此后赵国的反扑就由齐国去承受了。于秦国来说,有百利。
于是魏冉积极联合齐国及其他诸侯国伐赵。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魏冉这个小阴谋家的计量已经被一个大阴谋家看的清清楚楚的。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这个人就是苏秦。看到魏冉送给齐闵王的这个馅饼之后,苏秦劝谏秦王,他认为魏冉这样做是在挖坑让齐王跳。因为齐王称帝,定会引来周边各国的怨恨。如果齐王不称帝,反而体现了齐国是真正的礼仪之邦,正义之师,再合纵诸国以有道伐无道之秦,必会取得万事功业。齐王采纳了苏秦的建议,非但未称帝,反而联合各国准备伐秦。看来苏秦真是个为齐国着想的忠臣呀。其实不然,其实在苏秦看似中正的表皮下,隐藏着一个天大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