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在遭遇工作、生活的压力时,心里想着“逃离”。又有多少人真正选择“逃离”。
同学刚子去年从北京回到了老家。一方面是家里老人年龄大了,希望他回来照顾他们。另一方面,刚子自己也厌倦了大城市那种让人窒息的节奏和压力。这一刻他选择了离开。
“此心安处是吾乡”。古有“马放南山,卸甲归田”,也有“四海为家,浪迹天涯”,还有“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都是不同形式的“逃离”。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其实没有“他乡”“吾乡”之分。他们大多是为了生计背井离乡,也有一部分年轻人是为了追逐心中的那份梦想。那么此时最重要的就是“心安”,心定下来了,就能脚踏实地,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会动摇。
工作和生活当中,谁都会有不如意,最终之所以会选择“逃离”,也是经历了他人不知道的纠结和挣扎。所以说,“逃离”也是一种解脱和新生。
看许多徒步西藏的故事,有一些就是“逃离”的故事。逃离按部就班,逃离一成不变,逃离名存实亡,逃离想要逃离的一切……
有的人无法选择永久的“逃离”,只能选择短暂的“逃离”。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关掉手机,断掉网络,屏蔽一切干扰;下班不回家,找个小酒馆,独自一人喝顿酒;车开到楼下不下车,躲在车里抽根烟、听听音乐,这些都可以称之为短暂的“逃离”。
生活中更多的人会选择这种短暂的“逃离”。短暂的“逃离”不是真正的逃离,只是给自己一个独处的时间,思考的时间,疗伤的时间。这种“逃离”过后,他们又会“满血复活”,该干嘛干嘛。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给自己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专属空间,独自一人在一个完全不被打扰的状态下,或思考,或展望,或决策,或总结,或梳理杂乱的内心,或疗伤。有人给它起了很形象的名字:“洞穴时空”或者叫“洞穴时间”。
当然,我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洞穴里头,但是我们需要某种能够暂时的跟喧嚣的世界隔离开来的那么一个空间和时刻。
所以,不管你有没有想过要“逃离”,都该拥有属于你自己的“洞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