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一直觉得写作是一件很崇高的事情。所谓我手写我心,说的正是写作具有的独特魅力。灵魂往往是无确定形式,然而文字却常常能让人看到灵魂的模样,这该是多么神奇的事情。
前段时间看到微博上有一段关于一个文字公众号的介绍,里面有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大致意思是这个公众号学习各种读者喜爱的文章后开始自己创作最后成为一个很有名的公众号。看上去这样的话似乎很励志,但是剥开光鲜的外衣,这个公众号的做法无非就是迎合读者。
迎合读者的创作意味着什么,作者拿读者喜欢的东西去写,然后读者看他们自己喜欢的文字,最后所有的作品都变成类似的曲调,所有的文字都味同嚼蜡,也不用指望有什么惊世骇俗的作品,即便拿出好的作品来大多数人的欣赏水平也达不上去。
想起来真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翻翻很多商业化的公众号,类似这样的文章随处可见。
难道写作不应该是为自己而写吗?真是想不明白。利益如同利剑刺去社会的每一处,连站在利益边缘的文学都被强行驱逐到中心位置。这到底是怎么了?
前段时间读到一位同学的文字,觉得很好便去百度查这位同学,百度给出的竟然是我们这个年龄最具实力作家,连之一都没有,我个人觉得挺可悲的,我们都到了为社会做贡献的年纪了结果我们这一代还没有几个可以延续中国文学香火的人,难道真要我们的孩子以后看的好作品都是几十年前那些我们看的那些吗?我们用手机看很多作品的时候会看到很多人以出名作家自居,可现实就是自从前些年韩寒郭敬明很火以后再也没听到很有名的新星作家,那么新一代具有实力的作家都去哪了呢?这又回到了上边说的公众号的问题上。
为什么写作呢?这个问题有太多太多的答案。可是,坚持写自己的一定不是少数。总会有很多很多人冲破重重阻碍不顾冷落成为述心者。尊重自己大概是一个笔者最基本的素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