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篇文章,感觉很有价值,今天把里面的大概意思和大家讲下。实际上他这篇文章是荐书的,但是内容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文章说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泛滥,文字、图文、音频、视频、短视频等各大新媒体平台蓬勃发展,这对于那些做输出型自媒体平台的朋友显然是非常有利的,这也是今天内容的关键。
但是对于我们大部分普通人而言,接收各类信息和学习的人来说,就不一定有利了。
因为,我们在这么多的信息当中,很难筛选出对我们有价值,有利于我们成长的信息。导致有些信息根本就和我们的学习内容不对称,甚至有一些负面或者垃圾的信息。
我们每天接受大量各行各业的信息资讯,很多甚至都是标题党,导致我们今天学学这个,明天学学哪个,根本没有一个统一的学习标准和目标。
学了很多知识,看了很多书,懂了很多的道理但是依旧赚不到什么钱,依旧无法拥有自己的事业或者把自己的事业做的更大,就想韩寒曾说的那样,懂得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实际上,这一根本性原因就是,你输入的内容太多了,而输出的内容却很少甚至没有。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学到的东西需要教给别人,这样你学到的东西才有价值,而往往我们在网上或者书中学到了知识点或者有价值的信息,根本没有利用有效的途径传播到更多的人那里,让更多的人知道你的价值所在。
就像张卫健曾经在一个节目里说,自己曾经没有钱还房贷,生活压力很大,不得以向刘德华借钱,而刘德华当时没有过多思考就借给了他,还对他说了一句话,对他终身难忘,这句话就是:你学到的就要教人,赚到的就要给人!
很简单的一个故事,普通人和成功人士的区别显而易见,普通人利利己大于利他,有成就的人都是利他多于利己。
这也正是我们为什么每天都迷茫焦虑,无所适从的原因所在。每天看新闻看短视频,刷短视,刷抖音,接收着各种各样的好的坏的各类的信息,接收着各行各业的信息资讯,确实当时满足了自己的快感,满足了自己接受新鲜事物的欲望,但是自己什么东西都没有学到,什么知识点都没有掌握到,对自己反而是无利的。
有的人确实很好学,在网上报了很多的线上课程,每天按时按点学习,甚至一天学好几家的课程,但是你学了那么多不去利用,不去把你的所学教授给更多需要的人,那你的学习有何用武之地呢?学了那么多你的生活有所改变吗?
所以,如果你想在这个社会立足,让自己的事业有更好的发展,就要学习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学一输十,就是你学到一个知识点,你要传播至少10个人,就要教会至少10个人,不说教会,最起码让这10个人接收到你的信息,这就是你学习的价值所在。
最简单,把学到的东西有价值的信息分享到朋友圈,分享到今日头条、百度等等平台,是不是件好事?是不是有更多人看到你的学习成果,有没有可能促使一些人学以致用?这不就是更好的一个结果吗?
不能总是让自己的大脑一直保持着接收信息的状态,而不去释放,那样你的头脑就会混沌,就会迷茫,你会无所适从,反而对你的大脑很不利。
有效的输出,才是你学习的根本!当你真正输出后,才知道这些知识,才真正是属于你的。
在如今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你只要掌握输出的能力你就赢了!每天坚持不断的输出,不间断的传播你的所学,你的个人IP和个人品牌,自然而然的就塑造出来了,而不用花心思在塑造ip这件事上费功夫,那样显得很愚昧。
同样的道理,在我们学生时代,我们上学的时候,当你能把一个知识点教给一个同学,甚至两三个同学时,那么你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会比她们要高很多,这点很多人都清楚。
输入型学习不是以精华取胜,不是以质量取胜是以次数取胜,不是说你学到的肯定是非常有价值,质量一定要高,而是你要有次数的积累。
如果你想掌握更高的学习能力,你一定要改变自己的思路,那就是要输出为主,输出优先输入次之而,现在我们大多数人都把这个做反了,都认为我学的更多,我输出的才会更多。
而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每天学了很多很多东西却很少去输出的,都不愿意去输出。想输出的时候却发现,不管是逻辑思维上,还是语言表达能力上都感觉很欠缺,然后又认为自己应该多多输入(学习)。
而实际上,想要加强输入和输出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彻底改变自己的思维,转变为“输出为王”、“输出优先”。输入如果是“1”、那么输出至少是“10”以上,掌握这一比例为目标,那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很多人纳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一、输出不能以“质量、”“精华”取胜,要以“频率”、“次数”为基础!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好多人通过书籍,网络输入了大量的知识,但是当你让他输出的时候,当你让他讲出来的时候,他会总是说没有准备好。
很多人啊,都会说,哎呀自己还没有那个实力,还需要再多学习多练习,其实这样就是瞻前顾后的心理在作怪。
还有一个原因,是对犯错的恐惧。不做不错,多做多错。其实,谁能说自己做的事,一定是对的呢?
很多人在进行输入的时候,并不是以输出为前提。从小到大,都是以考试的分数为基准。所以不管是任何场合,哪怕是纸质的输出,都没有形成习惯。
因此作者说,我们要牢记以下法则。
积极发言,积极动笔,“次数”优先。
二、坚持“实践”某种方法
村上春树曾经说过,他能够坚持写作这么多,最得益于一个方法,那就是每天坚持早起,并且坐在书桌前开始写,每天目标4000字。
现实生活中,好多的人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但是却忘了,知识只是为了实践而服务的。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行合一了,很多人精通各种减肥方法,控糖减肥不错,但是不实践,跑步减肥很流行,没试过。
所以说,真正有价值的方法,每天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就看到成效了。
三、用反馈回应反馈
很多时候,当别人给出你信息时, 如果你能够积极反馈,那么他人也会更加愿意给你提供信息。
作者说,他曾经在讲课的时候,建议学生们试着多夸夸别人。
有的学生说,每天坚持夸人,成功通过兼职。有的人说,好像让他更受欢迎了。
因此接受建议之后要积极反馈结果你就可以收到更多的反馈。
总结了那么多,最后说一句就是,你只要无时无刻掌握输出的技巧,无时无刻都在输出,那么你终究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