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尊对人的心理状态至关重要!没有自尊水平没有自我价值,会让一个人生活非常糟糕。
2.我就保持一个低自尊的水平。我就自我保护。这是一种低水平的自我保护。这种低水平的自我保护会导致我们的人生沉沦。就最后这一辈子变成一个永远用自我安慰的方式保护自己的人。
3.我们得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够慢慢地走出不断自我强化的、带来上瘾性感觉的自我批评的道路。
4.你如果能够盯住那个情绪看的时候,你就是情绪的主人。你如果被那个情绪左右,你就是它的奴隶。所以,第一个事是发现它。
5.怎么发现它呢?深呼吸,安静。在你情绪不好的时候,首先保持深呼吸,然后让自己的身体开始放松。如果你能够学过那个身体扫描放松的方法,从头顶开始放松,然后额头放松,鼻子放松,脸放松,一直放松到脚上,放松。
放松下来以后,关注自己的压力,留意脑海当中出现的每一个词。就你那个自我批评的那个话,把那个话抓住,把那些重点的词汇抓住。抓住以后,这时候——发现它之后,接下来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叫作揭穿它的真实目的。揭穿他的真实目的,就是你要告诉他,我了解你是怎么产生的。我了解你是要干什么。你比如说,“你现在痛斥我,就是要逼我遵守从小就遵守的守则。”你看,这是他的目的。这跟那个声音说话。
“你正在拿我和每一个人进行对比,就是为了让我偶尔觉得,自己比别人强,沾沾自喜。”你看,“我已经洞察你了,你像我父母以前一样,对我呼来喝去。”、“我相信,你是因为我相信他们,你在利用我对我父母的感情。”
这个“你”是谁呢?是那个小人。就脑海当中那个不断地批评你,掌控你的那个人。所以,第一件事,你要能够揭穿他的真实目的。
接下来跟他顶嘴。跟这个声音顶嘴,顶嘴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强调代价。就是“我知道你让我放弃这个竞争,是为了保护我。但是你知道要付出什么代价吗?他可能让我这一辈子没法实现自己的梦想。”你跟你脑海当中那个小人顶嘴,强调付出的代价,然后讲出自己的肯定价值。
“你觉得我不行,我觉得我行。我觉得我有很多很棒的地方,你看上次那件事我就做得很好。”这是跟那个脑海当中的声音进行顶嘴。
第三个步骤,就是让他失去了用武之地。首先,你得能够发现你脑海当中的人在批评你。这里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名词。我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个名词,叫作去融合。
6.去融合,就是分离开。
然后就是去融合,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去融合,把我很糟和我正在想我很糟,这两件事分开。关注你的想法,给你的想法贴上标签。就贴标签这件事不一定都是坏事,比如说你的想法在批评你,你给他贴一个标签说,你是想保护我,你是因为过度地想要保护我,所以你才批评我,我谢谢你。
在做这个东西的过程当中,你要保持深呼吸,让自己想象那个场景。你们现在就可以试试看,想象一个场景。把“我很糟”三个字,或者“我不值得爱”这几个字,写在一个气球上。然后松手了,让它往天上飘那种感觉。这就是我们在做去融合的过程。
7.那好,要想建立自尊,不能够靠整天顶嘴,你要支持自己的那个正确的小人,你就得做一些事。
第一件事,就是正确地评估一下自己。你知道,所有自尊有问题的人,在列出自己的特征的时候,都会写很多的缺点。因为他觉得我不好,所以写很多的缺点。
那么,这时候你先列一个缺点列表。我相信很多人会很乐意列自己的缺点列表。列这个缺点列表的时候,你需要注意这么几件事。
第一个不要使用贬义词。就是你必须得写得客观,不能写贬义词。
然后不要夸大。在描述自己缺点时候,不要过度地夸大,具体地写出来,非笼统的。然后还要偶尔找出一些例外,或者优点。就是在你批评自己没有魅力、没有毅力,没有什么的时候,你要写:不过,我有一次还做得不错,有一次那件事我坚持下来了。
所以,在列整个缺点的过程当中,你就逐渐地变得客观。谁没有缺点,每个人身上都有大量的缺点。但是你要知道客观地对待它,不要夸张,不要用形容词,不要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
你喜欢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的原因,就是因为你对这件事上瘾。我们前面讲过了上瘾。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能够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反正我都已经批评成这个样子了。这种状况都是你的低自尊水平在起作用。所以你需要客观地对待自己的缺点。
然后接下来列举出自己的优点。对于自尊水平有问题的人来讲,列举不出来优点。就他会觉得找优点好难。那么作者给了一个建议说,没关系,如果你真的觉得找自己身上的优点很难的话,找偶像身上的优点。就是你最崇拜谁,你觉得王阳明是我最崇拜的人。好,把王阳明的优点写下来。
在你写王阳明的优点的过程当中,你就会发现,那里边就蕴含着你的优点。就你所崇拜的那个人身上也反映着你自己身上的优点的特征。这个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方法。
所以大家可以去找找看,你的偶像是谁,把他的优点写下来。写下来这两件事以后干吗?
第一个叫日常肯定。就经常时不时地表扬自己一下,经常时不时地看看自己的优点。
第二个就是提醒的标志。在冰箱上贴上自己的优点,把这个优点做成小贴纸,一个上面写一条我的优点是什么什么。贴在这儿,贴在那儿,到处贴。这个优点既可以包括内在的,也可以包括外在的。你长得好看,你脸虽然长,你腿也长。你把这优点写下来,挺好的。把这些优点贴得到处都是。
第三个叫主动整合。主动整合就是平常在做事的时候,经常联系到这些优点。你看,又做了一件优点的事,我又用了这个优点,又怎么怎么样。然后把这个优点不断地丰富,这叫主动整合的过程。
做这三件事,就是日常肯定、提醒标志和主动整合。就能够让我们逐渐地开始客观地认识我们自己。我们自己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这跟所有人都一样。每个人都是既有缺点也有优点。然后客观地看待它。
接下来,我们开始矫正。我们过去那个扭曲的认知,就是当一个人的自尊水平受到了伤害,自尊水平变得过低的时候,他会出现一个认知扭曲。
认知扭曲,就是我们在现实世界和我们之间本来是用眼睛来看的。我们现在加了一个哈哈镜。这个哈哈镜加在这儿以后,你发现你看到的所有东西跟客观都偏离了。
保持相对的客观,真的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每个人戴的眼镜,真的都不一样。这个认知扭曲里面包括什么呢?比如说过度总结。你明明只是做错了一件小事,你把它总结为天都要塌了。你把它总结为说自己完全做不了这样的事。
第二个叫贴标签。就喜欢给自己和他人身上贴标签。你是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人,他是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人。
第三个叫过滤。过滤就是好事看不到,只有坏事能看到。各种信息扑面而来,好的全部过滤掉了,剩下的全是坏事。就是因为我们的负面情绪在起作用。
还有二元对立。二元对立是要么就是好,要么就是坏,要么就是成功,要么就是失败。我要么是个好妈妈,要么就是个坏妈妈。
还有一个方法能够帮我们矫正扭曲认知的,就是同情心。就是自尊的实质是对自己的同情。就是你要真的有自尊水平,你是对自己保持着足够的同情。而同情是一种技能,是可以练习和提高的。怎么同情呢?三步。要做到能够同情自己,做三步。
第一步,理解。没有理解谈何同情。所以你说,当你能够对你的那个指责者说出感谢的话的时候,“谢谢你想保护我,我知道你想做什么”,这就是理解。能够理解你的心中的那个批评者是怎么产生的,那第一步已经做到了。
第二步,接受。接受——我知道我有这样的困难,但是我接受我自己。我那天跟金惟纯先生聊天的时候,他们有一个训练,就是让每一个人去发掘自己内心当中最看不惯自己的地方。
你知道,一个人看不惯自己的地方,也就是他看不惯这个世界的地方。怎么样去解决这个问题呢?你需要说这样的口诀,“樊登,你是一个很虚伪的人”这是第一句。“但是我喜欢你。”
“樊登,你是一个很自大的人,但是我喜欢你。”然后跟你的同伴之间不断地练习。练习的最后结果,你的同伴说,“我也喜欢你。”然后你才能够接纳这么一个又虚伪,又自大的人。
虚伪和自大可能每个人身上都有那么一点点。你把它剖析出来。但是如果你不做这样的事情,你在心中暗暗地觉得自己,很虚伪、很自大,你不去面对它,你不愿意接受它。
所以,当你看到别人表现出这种状况,或者你自己流露出这种状况的时候,你就会对自己极度地批评。这个就构成了我们和他人人际关系之间大量的问题,也构成了我们自己在做事业的过程当中大量的问题。所以我们得先学会接纳自己,这是我们说第二步叫接受。
第三步,宽恕。你不宽恕自己能怎么样呢?!所以理解,接受,宽恕,这是三部曲。不像我们想的理解,批评,改正。批评带不来改正,批评的结果是继续上瘾。因为批评这件事会让他上瘾。他会慢慢地把这个东西藏得更深,藏在更底层的潜意识当中去,不让它出来。
所以只能是理解,接受,宽恕。同样,我们对他人也要保有同情。你对他人足够的同情会带来自己自尊水平的提高,也会相应地帮助他人的自尊水平得到提高。这是我们说,除了去融合之外,还有一招叫作同情。
错误是老师,错误是一个警告️!
错误永远不在当下,当下没有错误。就当下在你做这个事的时候,没有错误。
什么时候知道错呢?一定是发生过的。一定是这件事过去了以后,你突然发现,做错了,不对。所以错误永远都不在当下。因此,你不断地痛苦,纠结,责备自己,对于改变错误是没有帮助的。
你要知道,错误是一个已经发生过的事。所以,为了避免自己更少地犯错,最有效的方法不是纠结和自责,而是写下错误。把自己犯下的错写下来,像忏悔录这样的东西,但不用那么严肃,写个小总结也好了。
写下这个错误发生的过程。然后从这件事情当中找出你所看重的东西。你觉得我最应该从这里边学到的东西是哪些,写下来。然后接纳和原谅自己。你就发现,接纳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你永远想要改变自己,都是理解,接纳,改变,而不是批评,批评,批评。这就是我们说面对错误的方法。写下来找到重要的东西。然后接纳它,改变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