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讲述董洁和她儿子的故事,吸引我又去看了综艺节目《妈妈是超人》 中董洁的那部分,确实吃惊,董洁对自己的妈妈角色定位很模糊,互动中分明是想从儿子身上索取缺失的爱。
董洁逛商场买衣服每试一件都要问儿子的意见,儿子乏了走神,董洁的脸瞬间流露出不满。
滑雪时没力气拉雪圈,董洁撒娇求儿子来帮忙,儿子没有及时帮忙,董洁如同恋爱中的女孩:扔下绳子生气离开。最后还非让她儿子哄她。
节目中看到董洁希望儿子始终关注她,儿子走远一点,她就马上声声叫唤,非得把儿子叫回身边来,用情感需求绑架儿子。而孩子在这场情感捆绑中,幼小的心灵得时时刻刻照顾到妈妈的情绪。
董洁对儿子的爱已经超出了有利儿子健康发展的范围,不是在满足作为一个儿童的需求,而是在满足作为一个妈妈的心理需求。
父母需要孩子依赖她,这种心理需求十分强大,而孩子为了满足父母的心理需求,会牺牲自己的发展来迎合父母——《接纳孩子》
董洁儿子很心疼妈妈,也想保护妈妈,所以他总是在考虑,在做着超越这个年龄的事情。董洁这位妈妈似乎忘了孩子需要有自己的成长过程。
01如果妈妈和孩子的感情纠结过于紧密,妈妈紧张、控制欲强
无论是否是单亲家庭,妈妈如果和孩子的感情纠结过于紧密,妈妈的脆弱、紧张、焦虑在互动中显露无疑,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灵成长。
电视剧《小欢喜》中的单亲妈妈宋倩把所有的精力给了英子,也把所有的希望给了英子。英子的人生不仅是自己的,更是妈妈的,有着妈妈未完成的人生梦想。
女儿的行动、思想超越她所希望的范围,她就害怕、恐惧,她的爱成了密不透风的围墙,让英子憋屈压抑,最终做出跳海的极端行为。
单亲妈妈或者夫妻感情不合的妈妈,很容易将对缺席配偶的感情都宣泄在孩子身上,导致孩子成为妈妈的精神支柱。
董洁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不需要他为我做任何事,我只需要他给我一些情绪安慰。”她在照顾儿子的同时,情绪也在被儿子照顾着。
带儿子出去吃饭,儿子跟旁边的小朋友打招呼,一旁的董洁不开心了:“你再不过来,我就该哭了。”说完作势就真哭了,儿子立马转身跑过去抱抱妈妈:“小宝宝,乖。”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安全感极度缺失的妈妈,在寻求孩子的帮助,她内心似乎是没长大的女生,总是跟儿子撒娇说要“当你的公主”。
02如果妈妈和孩子的感情纠结过于紧密,孩子压抑、敏感
真正亲密的关系,需要一个人拥有坚实的自我意识,以及良好的安全感,明了自己与他人的边界。
《小欢喜》中的宋倩为了让女儿英子开心,带她去看电影。可这部电影英子看过了,她为了不想扫妈妈的兴,假装自己没看过。
对话中宋倩察觉异样,得知女儿早就看过却不说,很生气,英子委屈地哭诉着:“我只是想让你开心!”
宋倩和英子母女情深,可同时两个人都小心翼翼,生怕触碰到对方那颗敏感的心。
因为爸爸缺席,妈妈对儿子的依恋会远远超出了正常母亲对儿子的依恋,儿子担负着双重角色,既是妈妈的孩子,又是妈妈的替补配偶。
节目中,董洁儿子对妈妈做的米饭一粒都未咽下,却连声点头赞许着好吃,他谨言慎行,时刻观察妈妈的一切微表情,当妈妈嘴角下沉,顶顶同步收起咧开的嘴角。
儿子必须满足妈妈的所有愿望,充当母亲的心理拐棍,言听计从,亦步亦趋,而自己则无法健全的成长,他自己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因为他不能,也不敢与母亲划清将界,心理断奶,从而担负不孝的罪名——《接纳孩子》
03妈妈是家庭的定海神针,个人成长影响着家庭幸福的风向标
孩子出生后第一个建立联系的人就是自己的母亲,一个孩子在成人后是否具有健康心理、人格、发展的潜能,首要影响者是母亲。
母亲和妻子这两个角色不能让女人失去个人成长的追求,从而失去自己的颜色。家庭中的你是怎样的呢?
*除了照顾孩子之外,你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吗?
*给丈夫的关注足够维持一个健康的婚姻关系吗?
*你为孩子包办一切,还是乐于看见他跌跌撞撞独立做事?
*你是不是一个很独立的人呢?
*你是否全然接纳自己呢?
海灵格将孩子称为家庭中的救世主,就是因为孩子天生有一种倾向,要牺牲自己,以平衡父母的关系,如果父母的关系是倾斜的,那么孩子就会做出种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以平衡这个关系。
如果你只试图爱孩子却不爱配偶,甚至阻碍孩子去爱配偶,那你就会发现,无论怎么努力,孩子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目睹孩子的状态其实就是看清自己的状态:
1.首先提高自我觉察力,积极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重审自己与家庭中其他成员的关系,与爱人,与公婆,改善家庭动力,协调家庭结构。
2.学习非暴力沟通,正确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需求,不在孩子的面前说抱怨、指责另一方,始终维护好父亲的形象(这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不管是否还住在一个屋檐下。
3. 如果是单亲家庭,可以在亲属中找一些成年男性,请他们多和孩子接触,作为男性榜样的替补。
4.有自己独立、良好的社会圈子,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快乐迎接每一天,就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父爱缺失给孩子带来的损伤。
尽管父亲的缺失会对孩子造成某种遗憾,但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妈妈,注重生活质量,让孩子活得快乐,即使离异了,只要有充足的爱和关注,他们就能康复,并且幸福快乐地成长。
结语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在生活中,父母发现孩子的问题时,能够冷静抛弃高人一等的教育者姿态,积极自省,看见孩子的问题与状态,找寻自己教养方式的问题,改善对待孩子的方式,教育孩子的同时成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