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
不算破旧的教室里,弥漫着嗡嗡的声音,估计很多人都不适应,毕竟整个教室里都坐满了,足足有四十多号人。都处在十二三岁的年龄,应该是叽叽喳喳,连说话都听不见的热闹。这时却是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不明白的,还以为有什么大事要发生呢。
如果我告诉你这是开学第一天,应该就不奇怪了。每个人都安安静静的坐在自己位置上,一个个都是文文静静的文雅的书生,只是轻声小心的同新同桌打招呼,相互询问对方是来自哪个小学,一个个粉嫩小脸上都带着害羞的红晕看着彼此。如果有那个同桌聊的比较随意和开心,那肯定是来自同一个小学的,相互认识。但是大部分同桌都是随机的,谁来的早,就可以把自己的桌子想放那就放哪里,来的晚的就没有选了,只能见空放。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就算你来的再晚,也不一定会坐最后一排,因为最后那排位置还是抢手的宝地,很快就会被人占据。
那个时候的初中是要每个学生自己家里带课桌去上课的,小学也是这样。但是一个镇上只有一所初中,我们镇叫重山镇,有二十多村。最远的距离中学有一二十里路,我家距离中学就有九里多路。这么远课桌怎么带呢?公交车是有的,但是一趟要等好久,最主要的是车费也不便宜。一生都在村里生活的父母,是不会舍得花这种在他们眼里看来是冤枉钱。所以,大部分的桌子都是学生的父母用双肩挑到学校的。有的甚至天没亮就出发,想尽量赶到上午十二点前到。如果你以为他们这么早出发是为了下午早点回去,那就错了。开始已经说过了,教室的位置是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优先选择的,来的早就能让自己的孩子的位置更加靠近讲台,靠近老师,孩子就能更方便的听老师讲课。即时父母如此的用心良苦,还是有很多的孩子,在父母放好课桌转身离开之后,自己动手把桌子挪到教室的最佳位置---最后几排,反正距离讲台越远越好。
我叫科木,现在坐标位置是在倒数第四排,靠近里墙的窗户的走廊旁,坐走廊边有个好处,就是出进都很方便,而且少一个同桌,坐中间就是两边都是同学。我算来的比较晚的,因为家里只有奶奶,但是奶奶没法担桌子送我去上学,所以是大姑父早上赶到我家,然后帮我担着课桌和行李,送我去学校的,不管是从姨夫到我家,还是从我家到学校,姨夫都是靠着他强壮的双腿。等我到学校,能坐倒数第四排还是要感谢后排的那些兄弟。
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都比较习惯安静,哪怕是静静的发呆。因为这个时候,大家都相互不认识,就算你发呆一整天,也不会有人奇怪,也没有人来打扰你。教室的嗡嗡声完全没有影响到我。课本还没有,桌子上什么都没有,只有我的一双小手,一动不动的放在桌子上。因为我的桌子是这个教室里最显眼的,显眼的连我的小手都不知道放哪里,怎么移动。四周的桌子大多都是新的,最差估计也有九成新吧。说错了,最差的应该是我收下的这个桌子,桌面涂涂画画的到处都是,还有大大小小的坑,毫无章法可言,也没有看到‘我是天才’的字样。别人看来还以为是捡来的呢,不,不是的。是我的堂哥以前用的课桌,现在毕业不用了,我就继承过来了。看似紧张的我,能坐在凳子上,还有个课桌让我的手有依靠,内心感觉是多么幸福。一种无法跟同桌分享的幸福感。
“你叫什么名字?”一边耳朵传来同桌的声音,这边没人。应该是跟我说话。
“我叫科木,你的名字是什么?”侧过头,我才意识到身边坐的同桌是个男生,瘦瘦的,穿着挺好看的休闲西服,三七分的头发,光良光良的,本来脸就小,人一瘦,给人感觉脸和眼睛就更小了。不过,看到是同是个哥们做旁边。我也放松多了。
“李策,叫我嘟嘟好了,小学的外号!你的桌子挺有个性,上小学时候弄的?”估计看着千苍百孔的桌面,他估计我是个调皮捣蛋的学生。
“这个是哥就给我的,小学的桌子已经用坏了。”小学的桌子已经就给我自己的弟弟了,这个我是不会告诉他的。
他还想问我什么问题的时候,教室里有人轻声警告着大家“老师来了,老师来了!不要说话。”瞬间。整个教室鸦鹊无声,底下的我们都想小鸟一样昂着头,望向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