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打卡第【1744】天
玉生-20210813周五
一、【完成目标】
1、医院探视岳父。
2、关注项目推进。
二、【思考】
陪护第三天:
关于难受,我们会有身体上的酸麻胀痛难以承受的各种不适感,也会有心理上的烦躁、压抑、愤懑、悲恸等难以忍受的心情。
身体层面:我们会受严寒酷暑等外界环境影响,当身体不舒适,满头大汗或瑟瑟发抖时,甚至被蚊虫叮咬又痛又痒时会感到难受;我们会由于肌体本身不在常态下,如感冒导致鼻塞影响到正常呼吸、或长时间未饮水进食时口渴、饥饿时会难受。
心情层面:我们会因为受到心理打击或情绪受挫的影响,让心态不好时,如热切期盼的愿望不能实践、收到不好的意外消息,自由或权益受到侵害,甚至被人误会或言语中伤抑郁烦闷等,都会感到心里难受。
大部分人,大部分情况下,身体层面的难受是可以克服和忍耐的,短时间过后就会过去;可心理上的难受就不同了,有的是时间无法抹去的,有的甚至会把人彻底打败或击垮。
两天的陪护,让我深深的感觉到,生病住院的难受是多重的、是持久的、是最为深重的,如果把难受分成不同层级,那生病带来的难受,一定是程度最甚者,不身处其境,无法体会。
对于难受,我们只能先是无耐地忍受、被迫地承受、坦然地接受、平静地享受。
世事无常,除去我们自认为值得骄傲的那时那事,其实,我们都是呼吸之间就可能顿失所有的人,何况,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没有什么耀眼的光环。
平日里,我们有太多的重要的人和事,领导、客户、事业、梦想和追求,等等等等,似乎这些构成了我们人生的全部,然而,“一入病房深似海”,来到这里,真的什么都不重要了,特别是当死神一步步逼近,生存欲望无限放大,似乎世界没有了大事,自己没有了想法和追求,人生没有了过去和未来。
生死哲学大师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指出,人在面对疾病、死亡、悲伤等重大失落时,会产生“五个阶段”的心理反应——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沮丧和接受。
李开复说:当身体受到病痛威胁和折磨时,过去用理性头脑堆积起来的信心完全帮不上忙,我只想逃,或者闭上眼睛试图闪躲,甚至也会呼天喊地、大声哀叫。这种出于身体的本能反映,其实是生命的自我防御系统,只是我们习惯用意志力控制一切,病例中才发现,身体对疼痛的反应竟然有我无法控制的时候。
岳父病床经典语录:
5:00——热毛巾擦身体、温水漱口:“舒服不少”
5:15——静脉营养液输完:想吃小米粥、大豆腐加味达美酱油,来个小酥饼,说自己从来不挑好吃的吃
6:00——让大姑爷:明天过来给医生、护士带点螃蟹来。
6:14——睡梦中说:吃饭要细嚼慢咽”
6:19——医生护士要例行查房:把衬裤和背心都给我穿上
6:43——酣睡打呼噜,说梦话(听不清)
7:39——想排便接了好一会没有,不知不觉睡着了,叫醒了问还有没有:不知道,好像有,再接一会,反正呆着也是呆着。
7:52——身体出汗:泡温泉去、洗澡去。
8:42——主治医生来病房:我饿啊!
9:04——用棉签掏掏耳朵。
9:06——等医生查房:还查不查房了,不查就尿尿,(尿完说)这下得有150。
12:07——和三位女儿视频谈到吃东西:二两豆腐就行,加点味达美酱油
19:33——热毛巾擦身体后:真舒服,这下病好了一半。
三、【反省】
杜绝自以为是的习气,时刻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谨言慎行。
四、【扫除】
给岳父接屎尿,洗便盆,热水消毒。
五、【感谢】
感谢祖宗的福德。
感谢宁夫老师、启迪、沅臻、李静、钊哥为团队的付出。
感谢成全我的亲人贵人。
感谢妹夫如此精心照顾岳父。
六、【明日目标】
1、陪护
2、读书李开复的《向死而生》